1) fluid field effect coefficient
流场效应系数
1.
Besides,liquid film diffusing control equation was modified by introducing fluid field effect coefficient Z and the new definition of fluid speed.
通过对传质方程中流速的物理意义进行重新定义,同时引入流场效应系数(Z),对传统的液膜扩散控制传质模型进行了修正,使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更明确,并用13X沸石对Ca2+的吸附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2) galvanomagnetic factor
磁场电效应系数
4) effect coefficient
效应系数
1.
An effect coefficient of fiber distribution R was put forward to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c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采用三点弯曲法和数字化冲击仪,研究了纤维分布均匀性对T300/BMP316复合材料弯曲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纤维分布不均匀复合材料弯曲变形时的应力分布,提出了用纤维分布效应系数R来评价纤维分布不匀复合材料的性能。
2.
In the paper, the effect coefficient of spherical body by depth-controlled electric method has been got, which can be approximately and wholly expressed as a variety of effects of depth-controlled electric method.
球状地质体可控深度电法的效应系数可近似地全面表达可控深度电法的各种效应。
3.
The author summarizes practical experience, finds the strong measures of reducing anode effect coefficient and destroys it in the bud.
通过对阳极效应的发生机理以及效应的利和弊的分析和探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找出降低阳极效应系数的有力措施,努力把效应消灭在萌芽状态。
5) effect frequency
效应系数
1.
Practices of reducing anode effect frequency of 200?kA aluminium electrolytic cells;
降低200kA铝电解槽阳极效应系数的实践
6) FET-constant current source
场效应管恒流源
补充资料:场效应
直接通过空间和溶剂分子传递的电子效应。场效应是一种长距离的极性相互作用,是作用距离超过两个C-C键长时的极性效应。
场效应的作用方向与诱导效应作用方向往往相同,一般很难将这两种效应区分开。R.戈尔登和L.M.斯托克测定了以下多环酸的电离常数pKa:当X=H 时,pKa为6.04;X=Cl时,pKa为6.25;X=COOCH3时,pKa为6.20。
在以上分子中,X基团与COOH基团之间相隔四个单键,X基团的诱导效应对pKa的变化影响很小。此外,分子内生成氢键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上述化合物的pKa的差别可用场效应来解释。当X=Cl和COOCH3时,其pKa大于X=H时的pKa,其原因是基团X吸收电子后形成偶极Cδ+-Xδ-的场效应,通过空间或溶剂分子直接影响了COOH的电离。
场效应还与分子的几何形状有关。例如下列两个化合物的pKa和酯化反应速率常数大小不一样,它们的次序
是a>b。在a、b两个化合物中,氯原子对COOH的诱导效应是相同的,这两种基团之间插入相同数目的C-C键。但它们的场效应则不相同,在化合物b中的氯原子通过空间与 COOH的相互作用距离要比化合物a的作用距离近一些,因此a的酸度较大。这说明场效应确是存在的。
参考书目
J.马奇著,陶慎熹、赵景旻译:《高等有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J. M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2nd ed., McGraw-Hill, New York,1977.)
场效应的作用方向与诱导效应作用方向往往相同,一般很难将这两种效应区分开。R.戈尔登和L.M.斯托克测定了以下多环酸的电离常数pKa:当X=H 时,pKa为6.04;X=Cl时,pKa为6.25;X=COOCH3时,pKa为6.20。
在以上分子中,X基团与COOH基团之间相隔四个单键,X基团的诱导效应对pKa的变化影响很小。此外,分子内生成氢键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上述化合物的pKa的差别可用场效应来解释。当X=Cl和COOCH3时,其pKa大于X=H时的pKa,其原因是基团X吸收电子后形成偶极Cδ+-Xδ-的场效应,通过空间或溶剂分子直接影响了COOH的电离。
场效应还与分子的几何形状有关。例如下列两个化合物的pKa和酯化反应速率常数大小不一样,它们的次序
是a>b。在a、b两个化合物中,氯原子对COOH的诱导效应是相同的,这两种基团之间插入相同数目的C-C键。但它们的场效应则不相同,在化合物b中的氯原子通过空间与 COOH的相互作用距离要比化合物a的作用距离近一些,因此a的酸度较大。这说明场效应确是存在的。
参考书目
J.马奇著,陶慎熹、赵景旻译:《高等有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J. M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2nd ed., McGraw-Hill, New York,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