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硝酸碳酰肼镍(Ni(CHZ)3(NO3)2)
1)  Ni(CHZ)3(NO3)2
硝酸碳酰肼镍(Ni(CHZ)3(NO3)2)
2)  Mn(CHZ)3(NO3)2
硝酸碳酰肼锰(Mn(CHZ)3(NO3)2)
3)  Co(CHZ)3(NO3)2
硝酸碳酰肼钴(Co(CHZ)3(NO3)2)
4)  Zn(CHZ)3(NO3)2
硝酸碳酰肼锌(Zn(CHZ)3(NO3)2)
5)  carbohydrazide (CHZ)
碳酰肼(CHZ)
6)  nickel hydrazine nitrate
硝酸肼镍
1.
When the propellants used were lead styphnate and nickel hydrazine nitrate respectively, with nitrocellulose as the binder, their thrust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chamber diameters (0.
本文设计了用于试验的化学微推冲器 ,研究了斯蒂酚酸铅和硝酸肼镍在不同药室直径 (0 5~ 1 5mm)和不同药剂配比下的推进性能。
2.
When thepropellant was lead styphnate and nickel hydrazine nitrate, their propertiesof ignition and thrust were investigate.
研究了装药分别为硝酸肼镍和斯蒂酚酸铅的微推进器的推进性能。
3.
When the propellant was lead styphnate and nickel hydrazine nitrate, their properties of ignition and thrust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chamber diameter and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themixed propellant.
研究了史蒂酚酸铅和硝酸肼镍在不同药室直径和药剂配比下的点火和推进性能,并且计算了推力器参数对推力性能的影响。
补充资料:硝酸亚镍

国标编号 51522
CAS号 13478-00-7
分子式 Ni(NO3)2·6H2O
分子量 290.81

青绿色单斜结晶,易潮解;沸点 136.7℃;熔点56.7℃;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氨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2.0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1(氧化剂);主要用途:用于镀镍及制造镍催化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个别敏感者可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大量口服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腹泻。粉尘对眼有刺激性,水溶液可引起灼伤。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慢性影响:有皮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620mg/kg(大鼠经口)
致突变性:显性致死实验:小鼠56mg/kg。
生殖毒性:小鼠皮下注射最低中毒剂量(TDL0):14.6mg/kg(30天,雄性),影响精子生成。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硝酸盐)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原子吸收法(EPA方法 7520)
等离子体光谱法(EPA方法 200.7)
比色法(EPA方法 9200)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05mg/m3[Ni]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