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层出不穷,广泛应用在商业、工业、医疗、艺术设计、娱乐等各个领域中。目前,计算机在服装界的应用包括:服装计算机辅助制造(服装cam),服装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服装裁床技术系统(cam),还有服装销售系统、服装试衣系统、无接触服装量体系统等。
服装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即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对服装新产品、服装工艺过程,按照服装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输入、设计及输出等的一项专门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网络通讯等计算机及其他领域知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用以实现产品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它被人们称为艺术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是以尖端科学为基础的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门艺术的全新的艺术流派。
服装cad技术融合了设计师的思想、技术经验,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使服装设计更加科学化、高效化,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工具。它是未来服装设计的重要手段。
服装cad系统主要包括:款式设计系统(fashion design system), 结构设计系统(pattern design system),推板设计系统(grading system),排料设计系统(marking system),试衣设计系统(fitting design system),服装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等。
服装cad是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装cad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我国的服装cad技术起步较晚,虽然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和国外技术还是有很大差距。
服装cad的普及、应用、推广是我国服装业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和长期的任务。服装cad软件是现代服装行业的常用工具,也是服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入wto后,我国的服装业必将会进一步飞速发展,因此,服装cad软件的使用和推广是我国服装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外服装cad技术状况
20世纪70年代,亚洲纺织服装产品冲击西方市场,西方国家的纺织服装工业为了摆脱危机,在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下,促进了服装cad的研制和开发。作为现代化高科技设计工具的cad技术,便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服装行业相结合的产物。美国研制出首套marcon服装cad系统,相继,美国pgm/gerber公司又把服装cad推向市场,这在cad领域引起了不错的反响,并引发了其他为数不少的公司对服装cad的研制。美国的格柏(ggt)公司、美国的匹吉姆(pgm)公司、法国的力克(lectra)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服装cad系统。这3家公司在国际服装cad/cam领域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目前国外的服装cad/cam系统除了上述3家公司的产品外,主要还有美国的sgi,日本的toray、juki、nissyo,瑞士的alexis等。
当时的服装cad对缓解工业化大批量服装制作过程中的瓶颈环节——服装工艺设计,即推档和排料的计算机操作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不仅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高,生产条件和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1 美国gerber公司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gerber公司的am-5服装cad系统,以hp小型机为主机,以“定点”读图的方式输入放码规则后,将打板的几何开关及相关信息转换成计算机所能接受的数据,存入计算机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并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排料后,再经过计算机自动裁剪系统进行精确裁片。
gerber公司的另一套服装cad系统是以ibm pc为主机的accumark,它代表了新一代服装cad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采用微机工作站结构,通过高速以太网相互通信,以具有几百mb到几千mb容量的服务器作为信息存储和管理中心,通过网络将自动裁床、单元生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的cad/cam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计算机集成的生产系统c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