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ushu city in Jilin province

吉林省榆树市
1.
Investigation of arsenic content in black soil of Yushu city in Jili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调查了吉林省榆树市黑土与玉米中的砷含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3) cities in Jilin province

吉林省城市
1.
The paper conduct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ground source of nine cities in Jilin province and gives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吉林省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吉林省城市场地资源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场地资源能否满足吉林省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需要,场地资源现状如何,对吉林省的体育发展有决定性作用,针对吉林省9个城市体育场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发展对策。
4) Jiutai city of Jilin province

吉林省九台市
1.
Based on traditional statistics,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and uses on chromium(Cr) concentration in Jiutai city of Jilin province was compared,including vegetable field,dry land and paddy field.
基于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原理,分析了菜地、旱地和水田3种耕作方式对吉林省九台市土壤重金属铬分布的影响,并研究了整个区域铬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5) Baicheng City in Jilin Province

吉林省白城市
1.
Flood resourcification practice and revelation from Baicheng City in Jilin Province;

洪水资源化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实践及其启示
补充资料:吉林省
吉林省 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靠黑龙江省。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2%。
行政区划 吉林省省会为长春市。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8个县级市,19个县,3个自治县。
人口、民族 1994年人口2574万。汉族为主,有朝鲜、满、蒙古、回、锡伯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8.1%。朝鲜族主要聚居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吉林、通化和白山市次之;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市和四平市,通化市和长春市次之;回族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和白城市次之;蒙古族主要聚居于白城市,其中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最多。吉林是个多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传播历史悠久,分布较广。 建制沿革 吉林省建省始于1907年。吉林是满语吉林乌拉的略称,即沿江的意思,因省会原设于吉林市而得名。吉林自古是个多氏族、部落和部族活动地区。除汉族以外,少数民族有三大族系:一为肃慎族系,其后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主要居于东部;二为貊族系,包括扶余族及其分支高句丽,扶余居西北部,高句丽居南部;三为东胡族系,有乌桓、鲜卑、契丹、室韦、蒙古等族,主要居于西部地区。战国和秦代时,东北设辽西、辽东等郡,吉林为西郡的塞外之地。汉武帝时在今通化、浑江、集安一带设玄菟郡,珲春一带设苍海郡。唐统一东北以后设府、州行政区,前郭、长岭以东为渤海都督府,以北为室韦都督府,以西为松莫都督府,南部为安东都护府。唐代中期,在吉林东、中部地区设京、府、州。辽代时,吉林的东部属东京道、西部属上京道。金代时,吉林的中、东部属上京路;四平属咸平路;白城西部属临潢府路;通化、集安、浑江等地属东京路。元代时,吉林农安以东为开元路,珲春一带设奚关总管府,延吉一带设南京万户府,磐石一带设斡磐千护所,农安设开元千户所;农安以西属中书省泰宁路;南部通化、浑江市各县属辽阳路东宁府。明灭元后,在东北南部设辽东都指挥使司。1409年增设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管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下设卫、所,吉林境内有70余卫。清设特别行政区,所辖区域为:东到日本海,南至图们江、鸭绿江,北临鄂霍次克海,西接黑龙江、哲里木盟。吉林于康熙十二年(1673)建城,称为吉林乌拉。光绪年间,逐步增设吉林府等。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吉林省,选出巡抚。1912年,改吉林巡抚为都督,1913年废都督设民政长,全省分4道、37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伪满洲国,长春为首都。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改为9省,吉林、间岛合并称吉林省。1949年,吉林省为东北6省之一,省政府在吉林市。1954年确立长春市为省会,沿置至今。 自然资源和物产 吉林省地形地貌大致是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由东南向西北沉降,形成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类型。分为四个区域:东部长白山区,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冲积、洪积台地平原,西部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吉林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6条,主要大河是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较大的湖泊有白头山天池、松花湖、月亮泡、大布苏泡、查干泡、波罗泡。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均温约-18℃,7月均温20℃。全年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全省平均400~900毫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02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456.46万千瓦,理论发电能力为399.86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为500.81万千瓦,发电量为129.15亿千瓦时,耕地面积 399.91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3%。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66.67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4%。森林覆盖率为38.8%。全省活立木蓄积量为7.11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六位。林业资源丰富,有红松、云杉、落叶松、臭松、樟子松、油松、赤松、水曲柳、柞树、椴树、榆树、白桦、色树、枫桦、山杨、胡桃楸等树种。吉林有72种矿产。油母页岩探明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列全国第一;石油居全国第八;镍居全国第三;钼储量占全国20%,居第二;金居全国第四位;冰洲石储量占全国的32%,列全国第二位;镓储量占全国的22%,居第二位;铼储量居全国第三;伴生硫储量居全国第二;石墨居全国第四。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谷子、小麦、薯类;主要经济作物有向日葵、甜菜、烟草;主要特产有人参和其他中草药。1984年,木材产量为633.4万立方米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1100多种;野生植物2700余种。特产有关东三宝——人参、貂皮 、鹿茸角。吉林省有各种鱼类105种,珍贵鱼类有七鳃鳗、大麻哈鱼、孟苏大麻哈鱼、石川哲罗鱼、细鳞鱼、红点鲑、茴鱼、池沼公鱼、狗鱼、滩头急和江鳕等。
经济 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68.8亿元。吉林省铁路网密度较大,省内铁路里程约4000千米。公路约有2.43万千米,其中国省级干线5412千米,县级公路6380千米。吉林省内河资源较为丰富。可供轮驳船通航的里程为1721千米,枯水期轮驳船的通航里程为899千米。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春、吉林、四平、白城、延边、通化、辽源、浑江8个中心城市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工业。全省已初步建立起以机械、化工、森工、造纸、纺织、制糖等工业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结构。长春成为中国最大的机械工业中心和汽车工业基地。吉林市是著名的化工城,著名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型化工联合企业,是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橡胶的生产基地。
文化、教育 1985年,全省有普通高校44所,其中有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等专业学校100所,职业中学391所,各类科研机构172个,有长春电影制片厂。
名胜古迹 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风光秀丽、江山如画的旅游胜地。自然景观包括火山、湖泊、瀑布、温泉和垂直景观带。火山峰有白云峰、鹿鸣峰、龙门峰、华盖峰、青石峰、梯云峰、卧虎峰、玉雪峰等。湖泊有长白山天池、长白湖和圆池。瀑布有长白瀑布和紧江瀑布。温泉有长白温泉、梯云温泉等。垂直景观,从长白北坡自下而上,有针阔混交林景观带、针叶林景观带、岳桦林景观带和高山苔原景观带。此外还有:吉林市的雾凇和松花湖、集安县的国内城、敦化市的敖东城、农安县的辽塔、延吉市的城子山山城、永吉县的乌拉古城、通化市的靖宇陵园、长春市的伪满洲国皇宫等。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