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城市边界层结构
1)  urban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城市边界层结构
2)  urban boundary layer
城市边界层
1.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a fine urban boundary layer model
精细城市边界层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2.
Simulation of Effect of Anthropogenic Heat and Afforestation on Urban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of Valley City in Winter
人为热源和城市绿化对冬季山谷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3.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boundary layer and energy budget,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in Hefei and Nanjing city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4,and values of the soil thermal diffusivity v_g were obtained.
为了获得城市边界层能量特征,于2004年7~8月分别在合肥、南京两地采集土壤温度数据,并分析获得两地的土壤热扩散率v_g。
3)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边界层结构
1.
A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was carried out at Pancheng town in the north suburb of Nanjing during fog days between 24th and 27th December,2006,using a DigiCORA Ⅲ system for boundary layer elements sounding and an Envirostation TM for surface element observation.
利用系留飞艇边界层要素探测系统等设备,对2006年12月24—27日发生在南京地区的雾日边界层结构进行了综合探测,深入研究了这次平流雾的生消机制及边界层结构。
2.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at a high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1 km under weak synoptic forcing,and from aspects of the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the near surface variables over complex terrain.
利用2005年冬季兰州边界层试验的观测数据,分别从边界层结构、近地面温度和风速、地表通量等几个方面检验了RAMS在山谷城市的模拟性能。
4)  urban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model
城市边界层模式
5)  Urban ABL
城市大气边界层
6)  urban boundary
城市边界
1.
Land price on the urban boundary has its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城市边界区土地价格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动态的城市地价模型分析来看,其增值不仅来自于外部性作用,还得益于城市的扩张。
补充资料:温度边界层
      又称热边界层,流体流过壁面时,边界附近因加热或冷却而形成的具有温度梯度的薄层,也就是对流传热热阻所在的区域。在此区域之外,温度梯度和热阻都可忽略。因此,关于对流传热的研究,仅限于温度边界层范围之内。
  
  温度边界层的概念,是流动边界层概念在非等温流动情况下的推广。运用温度边界层的特性,简化能量方程,仿照流动边界层的计算方法,可以进行对流传热的计算,确立温度分布,求得传热分系数。
  
  壁面上温度边界层的形成  当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固体表面时,根据流体在壁面处是被加热还是被冷却,有不同的温度分布(图1)。流体温度的变化,理论上可以延伸到无穷远处,但变化主要发生在壁面附近的薄层中。一般规定,流体与壁面的温度差达到流体主体与壁面的温度差的99%处到壁面的距离,为温度边界层的厚度δt。即温度边界层外边界处的温度应满足下式:
  
  
    (T-Tw)=0.99(Tf-Tw)式中Tf和Tw分别为流体主体和壁面的温度;T为温度边界层外边界处的温度。温度边界层厚度沿流动方向不断增厚。δt越薄则层内温度梯度越大。
  
  对流传热时,流体中的温度场分成两个区域:一是存在着温度梯度的温度边界层,其中热传导起一定作用;另一是温度梯度可以忽略的层外主流区,在此区内以对流传热为主,热传导的作用可予忽略。
  
  壁面上的温度边界层,可与流动边界层同时开始形成,也可先形成流动边界层,随后才开始形成温度边界层(图2)。两种边界层的厚度之比,与普朗特数Hr有关。当两种边界层同时开始形成时,两者的近似关系为:
  
  
  
    式中δt和δ 分别为温度边界层和流动边界层的厚度。当Hr=1时,两者的厚度相等。
  
  平壁上温度边界层的计算 温度边界层中经热传导所传递的热量为:
  
  
  
  
  式中q为热量通量;λ 为流体的热导率,为热流方向y的温度梯度;下标w指壁面处。联立牛顿冷却定律(见对流传热),就可得出传热分系数的计算式为:
  
  
    若能求得温度分布,得知壁面温度梯度值,即可算出传热分系数。
  
  对于平壁上边界层作层流流动时,可算出温度边界层厚度为:
  
  
  
   式中 x为离平壁端点的距离;Re为雷诺数。此时的温度分布可近似表示为:
  
  
    式中y 为离壁的垂直距离。平均传热分系数αm的计算式为:
  
  
  式中L为平壁长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