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间硝基甲苯
1)  m-nitrotoluene
间硝基甲苯
1.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m-nitrotoluene on powder microelectrode of carboxyl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对间硝基甲苯的电化学行为
2.
m-Toluidine was prepared by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m-nitrotoluene under normal pres- sure in the presence of urushibara nickel catalyst.
制备了漆原镍U-Ni-A(S)催化剂,用于间硝基甲苯常压下催化加氢制备间甲苯胺,考察了加氢条件对间硝基甲苯转化率的影响。
3.
The oxidation of m-nitrotoluene with Cr_2O_7~(2-) was also studied.
再以CrO7为氧化剂将间硝基甲苯氧化成间硝基苯甲酸。
2)  3-Methylnitrobenzene
间甲基硝基苯
3)  3-Nitrophenyl methyl ether
间甲氧基硝基苯
4)  3-nitrobenzaldehyde
间硝基苯甲醛
1.
The intermediate 3-(5,5-dimethyl-2-oxo-1,3,2-dioxaphorinane-2-yl)-4-(3-nitro-phenyl)-but-3-en-2-one(9) was obtained by using 2,2-dimethyl-1,3-propanediol and 3-nitrobenzaldehyde as starting material in 4 steps reaction.
方法以苯胺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3-氨基-2-丁烯酸-2-(N-苄基-N-苯基)-氨基乙酯(5);以新戊二醇和间硝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3-(5,5-二甲基-2-氧代-2-[1,3,2]二氧杂磷杂环己基)-4-(3-硝基苯基)-丁-3-烯-2-酮(9);中间体5和9经环合、成盐反应制得盐酸依福地平。
2.
The yield and purity of 3-nitrobenzaldehyde was 30.
间硝基甲苯为原料,以AIBN(偶氮二异丁腈)为催化剂合成间硝基苯甲醛。
3.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 of hydrochloric acid, the Mannich reaction of 3-nitrobenzaldehyde (3-Chlorobenzaldehyde), aromatic amines and aromatic ketones can take place directly at 20 - 25℃.
间硝基苯甲醛或间氯苯甲醛与芳香胺和芳香酮在20~25℃和催化量的浓盐酸催化下能直接进行Mannich反应,用一步合成法合成15个1-芳基-3-芳胺基(3-硝基苯基)丙酮。
5)  m-nitrobenzoic acid
间硝基苯甲酸
1.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m-nitrobenzoic acid in sulfuric acid;
间硝基苯甲酸在硫酸介质中的电还原特性
2.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behavior of m-nitrobenzoic acid on Cu electrode in ionic liquid;
间硝基苯甲酸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还原
3.
Synthes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complexes of rare earth with m-nitrobenzoic acid and o-phenanthroline;
稀土与间硝基苯甲酸和邻菲罗啉二元、三元固态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光谱
6)  m-nitrobenzaldehyde
间硝基苯甲醛
1.
Study on new synthesis of m-Nitrobenzaldehyde;
间硝基苯甲醛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2.
8% yield (based on consumed C60) are: 1∶1∶2 of molar ratio of C60, m-nitrobenzaldehyde and N-methylglycine, 100 ℃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16 h of reaction time.
利用Prato反应合成分离出了新型含硝基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1,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物计量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1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产物1的最佳工艺条件:C60,间硝基苯甲醛和N-甲基甘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2,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6h,此时产物1产率达到94。
3.
The effect of adding order, ratio of m-nitrobenzaldehyde to 2-methoxyethyl acetoacetate, the condens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yield of the title compound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对加料顺序、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标题化合物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其最佳条件为先加间硝基苯甲醛和乙酰乙酸 2 -甲氧乙酯 ,后加催化剂浓硫酸 ,间硝基苯甲醛和乙酰乙酸 2 -甲氧乙酯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
补充资料:间硝基甲苯

国标编号 61058
CAS号 99-08-1
分子式 C7H7NO2;CH3C6H4NO2
分子量 137.14

 黄色液体或结晶;蒸汽压:0.13kPa/50.2℃;闪点:101℃;熔点15.1℃;沸点231.9℃;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可混溶于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16;相对密度(空气=1)4.7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者可致死。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072mg/kg(大鼠经口);330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3194-91,水质)
对二甲按基苯甲醛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皮]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1mg/L
水中嗅觉阈浓度0.13mg/kg(觉察阈)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控制焚烧法处置。要保证完全燃烧。焚烧大量物料时,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 ,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