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2-quinolinylazo)-4-methyl-1,3-dihydroxybenzene

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
2) 2-(2-Quinolinylazo)-4-Methyl-1,3-Dihyd roxidebenzene

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
3) 2-(2-Quinolinylazo)-4-Methyl-1,3-Dihydroxidebenzene

2-(2-喹啉偶氮)-4-甲基-1,3-苯二酚
4) 2-ethyl-6-hydroxy-5-[(2-methoxy-4-nitrophenyl)azo]-1h-benz[de]isoquinoline-3(2h)-dione

2-乙基-6-羟基-5-[(2-甲氧基-4-硝基苯)偶氮基]-1H-苯并[DE]喹啉-1,3-(2H)-二酮
5) 2-(2-quinolinylazo)-1,3-dihydroxidebenzene

2-(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苯
6) 2-[2-(4-Methylquinolyl)-azo]-5-diethylaminophenol

2-[2-(4-甲基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
补充资料:苯偶姻
分子式:C14H12O2
分子量:212.22
CAS号:579-44-2
性质:白色或淡黄色棱柱体结晶。熔点133℃,沸点344℃(102.4kPa),194℃(1.6kPa),相对密度1.310(20/4℃)。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可还原费林氏液,与浓硫酸作用生成联苯酰。在乙醇中与钠汞齐作用生成氢化苯偶酰。在250℃时与氢碘酸作用生成联苯酰。
制备方法:苯甲醛在热氰化钾或氰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即可生成苯偶姻。氰离子在反应中为一特殊催化剂,多数芳香醛均可进行此反应,因其相当于两分子醛缩合,该反应称为安息香缩合。将两种不同的醛混合在一起进行安息香缩合,可以得到混合的安息香。将苯甲醛、乙醇混合,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8,加入3%的氰化钠溶液,在75-80℃回流0.5h,降温至10℃以下过滤,滤饼洗至无氰根即得苯偶姻,收率90%以上。
用途: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联苯甲酰等;医药工业用于生产抗癫痫药苯妥英纳、抗胆碱药胃复康和安胃灵。也可用于染料生产。苯偶姻醚类可用作感光性树脂的光增感剂、照相凹版油墨、光固化型涂料。最近又用于速干性涂料。主要是:苯偶姻异丙醚为白色或浅黄褐色粉末,熔点77-81℃。苯偶姻乙醚为白色粉末,熔点56℃以上。苯偶姻异丁醚(Benzoin isobutyl ether)国际市场上90%纯度的商品沸点133℃(66.7Pa),相对密度0.985(20/4℃),折光率1.5485。作为光增感剂,在性能方面以乙醚最佳,其次为异丙醚和异丁醚,产品的稳定性以异丁醚为最佳。
分子量:212.22
CAS号:579-44-2
性质:白色或淡黄色棱柱体结晶。熔点133℃,沸点344℃(102.4kPa),194℃(1.6kPa),相对密度1.310(20/4℃)。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可还原费林氏液,与浓硫酸作用生成联苯酰。在乙醇中与钠汞齐作用生成氢化苯偶酰。在250℃时与氢碘酸作用生成联苯酰。
制备方法:苯甲醛在热氰化钾或氰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即可生成苯偶姻。氰离子在反应中为一特殊催化剂,多数芳香醛均可进行此反应,因其相当于两分子醛缩合,该反应称为安息香缩合。将两种不同的醛混合在一起进行安息香缩合,可以得到混合的安息香。将苯甲醛、乙醇混合,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8,加入3%的氰化钠溶液,在75-80℃回流0.5h,降温至10℃以下过滤,滤饼洗至无氰根即得苯偶姻,收率90%以上。
用途: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联苯甲酰等;医药工业用于生产抗癫痫药苯妥英纳、抗胆碱药胃复康和安胃灵。也可用于染料生产。苯偶姻醚类可用作感光性树脂的光增感剂、照相凹版油墨、光固化型涂料。最近又用于速干性涂料。主要是:苯偶姻异丙醚为白色或浅黄褐色粉末,熔点77-81℃。苯偶姻乙醚为白色粉末,熔点56℃以上。苯偶姻异丁醚(Benzoin isobutyl ether)国际市场上90%纯度的商品沸点133℃(66.7Pa),相对密度0.985(20/4℃),折光率1.5485。作为光增感剂,在性能方面以乙醚最佳,其次为异丙醚和异丁醚,产品的稳定性以异丁醚为最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
2-(2-喹啉偶氮)-4-甲基-1,3-苯二酚
2-乙基-6-羟基-5-[(2-甲氧基-4-硝基苯)偶氮基]-1H-苯并[DE]喹啉-1,3-(2H)-二酮
2-(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苯
2-[2-(4-甲基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
6-羟基-5[(2-甲氧基-4-硝基苯)偶氮基]-2-甲基-1H-苯并[DE]异喹啉-1,3-(2H)-二酮
2-(2-喹啉偶氮)-4-甲基-1,5-苯二酚
2-(2-喹啉偶氮)-4-二乙氨基苯甲酸
4-羟基-1-甲基-3-[(4-硝基苯基)偶氮]-2(1H)喹啉酮
4-羟基-1-甲基-3-[[4-(苯偶氮基)苯基]偶氮基]-2(1H)-喹啉酮
2-(2-喹啉偶氮)-1,3-二氨基苯(QADAB)
2-(2-喹啉偶氮)-1,3-二氨基苯
7-[(4-甲基-2-胂酸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2-[[4-[丁基(2-羟基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偶氮]-5-硝基-1,3-苯二甲腈
2-(2-喹啉偶氮)-4-甲氨基苯甲酸
5-(对羧基苯偶氮)-2-甲基-8-羟基喹啉
3-[(1-丁基-1,2-二氢-4-羟基-2-氧代-3-喹啉基)偶氮]-5-氯-2-羟基-苯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