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rmal property

热性质
1.
The paper studied the changes of the thermal property before and after the swelling of Zhangji coal.
并讨论了煤的预处理、煤中水分和溶剂供电子数目对溶胀的影响 ,考察了张集煤溶胀前后热性质的变化 ,指出研究淮南煤的溶胀性质和结构对淮南的煤化工和实现煤的高效洁净转化有着重要的意
2) Thermal properties

热性质
1.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obtained achivements in this field are reviewed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influence of mineral matters from coal and blast furnace on coke thermal properties ect\^.
从研究方法、煤中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高炉内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等几方面综述了有关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取得的一些成果。
2.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FOX-7 crystal shape and size on its thermal properties,the FOX-7 crystal was obtained from system DMF/H2O and NMP/H2O by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antisolvent crystallization.
为了解FOX-7晶体形状和尺寸对其热性质的影响,通过冷却结晶和阻溶剂结晶的方法从DMF/H2O、NMP/H2O体系中获得FOX-7晶体。
3.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coke is a main indicator which determines its behavior in the blast and the coke ash com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mpact coke′s thermal properties.
分析了焦炭灰分的组成及灰分中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方式。
3) thermal properties

热学性质
1.
Elast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Zr_5Si_3 and Zr_3Ti_2Si_3;

Zr_5Si_3及Zr_3Ti_2Si_3弹性性质与热学性质
2.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metal Ti;

金属Ti热学性质第一原理研究
3.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ethylene propylene copolymer g acrylic acid(EPM g AA) and ethylene propylene copolymer g maleic anhydride(EPM g MAH)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SC.
用DSC研究了共聚聚丙烯-g-丙烯酸(EPM-g-AA)和共聚聚丙烯-g-马来酸酐(EPM-g-MAH)的热学性质。
5) thermal property

热力性质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one of computer softwares for the thermal property calculation of the mixed gases,and explains the basic theory,detailed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processes.
介绍了一种混合气体热力性质的计算机计算程序。
6)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热力性质
1.
Visualized Program and Calculation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Refrigerants;

制冷工质热力性质计算及其可视化程序
2.
Analysis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compressed wet air;

关于湿压缩空气热力性质计算的讨论
补充资料:海水热性质
包括海水的热容、比热容、绝热温度梯度、位温、热胀系数、压缩率、热导率、蒸发潜热等,它们都是海水的固有性质,是温度、盐度、压力和密度(或体积)的函数。海水的热性质和纯水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不同的海域和不同深度处的海水,热性质也可以大不相同。海水的热性质,都可通过实验方法加以测定,但也可以通过热力学关系或统计学的方法加以计算。
热容和比热容 任一物体在温度升高 1°C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它可定义为
式中Q是温度升高ΔT 时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单位质量物体的热容称为比热容〔焦/(千克·开)〕。因此,热容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热容则只和物体的性质有关。海水的比热容一般可分为定压定盐比热容(cp)和定容定盐比热容(cv)两种。在海洋学中常用的是cp。纯水和低盐水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但高盐度的海水的比热容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海水热性质的反常性。海水的另一特性是热容很大,约为空气热容的3120倍。
绝热温度梯度和位温 当流体受到压缩时,如果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外力对流体所作的功,将使流体的温度升高。反之,当流体膨胀时,如果和外界无热量交换,则流体本身必然消耗能量,而使温度降低。这种变化称为绝热变化。在海洋中,若盐度不变,海水的温度在绝热过程中随压力的变化,称为绝热温度梯度,即
其中下标s表示定盐过程,η表示绝热过程。海水质点由压力 p处绝热移动到大气压为pa(海面)处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θ),此时海水的密度称为位密(ρ*)。设在某深度处海水的当场温度为T,绝热膨胀到达海面时温度降低值为ΔT,则海水的位温为
θ =T-ΔT
ΔT值随海水温度以及所在深度(或压力)的增加而加大,在压力P1至P2之间,
ΔT 在海洋中的变化介于 0~1.5°C之间。若海水温度分布和绝热分布的情况一样,则ΔT为零。根据实测资料,在大洋深处,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接近于绝热分布。
体胀系数和压缩率 无论纯水或海水,都和其他物质一样有热胀冷缩现象。纯水在0°C时结冰,在4°C时密度最大;但海水的冰点和最大密度的温度,都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水温高于最大密度时的温度条件下,海水的吸收热量除了增加其自身的内能外,还发生膨胀而对外力作功。海水受压缩时,如不断输入或输出热量维持海水温度不变,则称为等温膨胀或等温压缩。反之,当海水膨胀或受压时,如没有热量输入或输出,温度将不断下降或上升,则称为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在定压定盐条件下,单位体积海水在温度升高 1°C时的体积增量,称为体胀系数ɑV,即
式中V为海水的体积。单位体积的海水在压力增加1帕时,其体积的减少量称为压缩率(每帕),其中,等温压缩率为
绝热压缩率为
海水的体胀系数随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压缩率则随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热导率和蒸发潜热 相邻的水体温度不同时,由于海水分子或水体的交换作用,使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转移,称为海水的热传导。令Q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则
式中λ为热导率;n为垂直于传热面之间的距离。单纯由海水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引起的热量转移,称为分子热传导;由水体的随机运动引起的热量转移,称为涡动热传导。其相应的热导率分别为分子热导率 (λr)和涡动热导率(λA)。对于纯水来说,温度为1.5°C时,λr=1.39×10-3卡/(厘米·秒·度)。海水的λr比纯水略小,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λA和海水的运动状况有关。对于不同海区和不同季节,λA值有很大的差异,这比λr值的差异大几千倍以上。因此,在海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涡动热传导,使 1克海水蒸发,把它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蒸发潜热(L)。海水的蒸发潜热和纯水相差甚微;一般不必考虑盐度的差别,但要考虑它和温度的关系。在0°C与30°C之间,L与水温T的关系为
L=596-0.529T (卡/克)
平均而论,大洋净辐射收入的90% 用于蒸发。
参考书目
O.I.Mamayev,Temperature-Salinity Analysis of World Ocean Waters,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Amsterdam,1975.
热容和比热容 任一物体在温度升高 1°C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它可定义为
式中Q是温度升高ΔT 时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单位质量物体的热容称为比热容〔焦/(千克·开)〕。因此,热容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热容则只和物体的性质有关。海水的比热容一般可分为定压定盐比热容(cp)和定容定盐比热容(cv)两种。在海洋学中常用的是cp。纯水和低盐水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但高盐度的海水的比热容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海水热性质的反常性。海水的另一特性是热容很大,约为空气热容的3120倍。
绝热温度梯度和位温 当流体受到压缩时,如果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外力对流体所作的功,将使流体的温度升高。反之,当流体膨胀时,如果和外界无热量交换,则流体本身必然消耗能量,而使温度降低。这种变化称为绝热变化。在海洋中,若盐度不变,海水的温度在绝热过程中随压力的变化,称为绝热温度梯度,即
其中下标s表示定盐过程,η表示绝热过程。海水质点由压力 p处绝热移动到大气压为pa(海面)处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θ),此时海水的密度称为位密(ρ*)。设在某深度处海水的当场温度为T,绝热膨胀到达海面时温度降低值为ΔT,则海水的位温为
θ =T-ΔT
ΔT值随海水温度以及所在深度(或压力)的增加而加大,在压力P1至P2之间,
ΔT 在海洋中的变化介于 0~1.5°C之间。若海水温度分布和绝热分布的情况一样,则ΔT为零。根据实测资料,在大洋深处,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接近于绝热分布。
体胀系数和压缩率 无论纯水或海水,都和其他物质一样有热胀冷缩现象。纯水在0°C时结冰,在4°C时密度最大;但海水的冰点和最大密度的温度,都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水温高于最大密度时的温度条件下,海水的吸收热量除了增加其自身的内能外,还发生膨胀而对外力作功。海水受压缩时,如不断输入或输出热量维持海水温度不变,则称为等温膨胀或等温压缩。反之,当海水膨胀或受压时,如没有热量输入或输出,温度将不断下降或上升,则称为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在定压定盐条件下,单位体积海水在温度升高 1°C时的体积增量,称为体胀系数ɑV,即
式中V为海水的体积。单位体积的海水在压力增加1帕时,其体积的减少量称为压缩率(每帕),其中,等温压缩率为
绝热压缩率为
海水的体胀系数随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压缩率则随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热导率和蒸发潜热 相邻的水体温度不同时,由于海水分子或水体的交换作用,使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转移,称为海水的热传导。令Q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则
式中λ为热导率;n为垂直于传热面之间的距离。单纯由海水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引起的热量转移,称为分子热传导;由水体的随机运动引起的热量转移,称为涡动热传导。其相应的热导率分别为分子热导率 (λr)和涡动热导率(λA)。对于纯水来说,温度为1.5°C时,λr=1.39×10-3卡/(厘米·秒·度)。海水的λr比纯水略小,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λA和海水的运动状况有关。对于不同海区和不同季节,λA值有很大的差异,这比λr值的差异大几千倍以上。因此,在海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涡动热传导,使 1克海水蒸发,把它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蒸发潜热(L)。海水的蒸发潜热和纯水相差甚微;一般不必考虑盐度的差别,但要考虑它和温度的关系。在0°C与30°C之间,L与水温T的关系为
L=596-0.529T (卡/克)
平均而论,大洋净辐射收入的90% 用于蒸发。
参考书目
O.I.Mamayev,Temperature-Salinity Analysis of World Ocean Waters,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Amsterdam,197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