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methyl terephthalate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1.
Transesterification of ethylene carbonate(EC) and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 to synthesize dimethyl carbonate(DMC) an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was studied on three titanate catalysts,namely tetramethyl titanate,tetraisopropyl titanate and tetrabutyl titanate.
以钛酸四甲酯、钛酸四异丙酯和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研究了碳酸乙烯酯(EC)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的酯交换反应。
2.
Dimethyl 1,4-cyclohexanedicarboxylate(DMCD)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genation of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 under low pressure on highly dispersed Ru/C catalyst.
采用高分散Ru/C催化剂,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了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加氢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的实验。
3.
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late-co-cyclohexane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G or PCTG) was synthesized from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 or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PTA),ethylene glycol(EG) and 1,4-cyclohexanedimethanol(CHDM) by PTA and DMT processes respectively.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或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3种单体为原料,采用PTA及DMT 2种工艺路线,合成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或PCTG)。
2) DMT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and poly(ethylene 2, 6-naphthalate) (PEN)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from DMT and DMN.
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2,6-萘二甲酸二甲酯(DMN)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和聚2,6-萘二甲酸二乙酯(PEN)共缩聚物,研究了PEN用量对共缩聚PET/PEN热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采用PET/PEN制成的啤酒瓶的物理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和贮藏性。
2.
The ester interchange reaction of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 and 1,3propanedio(PDO) is discussed.
针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与 1,3丙二醇 (PDO)的酯交换反应 ,提出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并加以检验 ,数据表明 ,在相当宽的转化率范围内 ,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是相吻合的。
3.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mer monomer bisphenol A(BPA)and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in supercritical/subcritical fluid wa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研究了聚合物单体双酚A(BPA)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在超/亚临界乙醇、甲醇、水及其甲醇或乙醇共溶剂中的热稳定性,根据产物分布特点,探讨单体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关联实验数据得到动力学方程。
3) Diesters of terephthalic acid

对苯二甲酸二酯
4) poly(p-phen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对苯二酯
5) terephthalate
['te,ref'θæleit]

对苯二甲酸酯
1.
Polyester-polyether-based poiyblock copolymer, as a useful hydrophilic antistatic agent, was prepared by ester-exchange reaction of terephthalate with polyglycol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at 150℃-180℃, condensation polymerisation at 250℃-280℃.
聚酯-聚醚型多嵌段共聚物作为亲水性抗静电剂,是由对苯二甲酸酯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在150℃-180℃进行酯交换,在250℃-280℃进行缩聚反应而制成的。
6) polyester ter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酯
补充资料: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由对二甲苯生产聚酯的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可经DMT,也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得到。
1963年以前,由于难以得到满足聚酯生产要求的高纯度对苯二甲酸,所得粗对苯二甲酸需先制成容易精制的DMT,经减压精馏或在甲醇中进行再结晶提纯后生产聚酯。1963年,精制对苯二甲酸的方法研究成功,开始由对苯二甲酸不经DMT而直接生产聚酯。进入70年代,这一趋势更明显。由于精制对苯二甲酸还有一定困难,成本较高,近年DMT的产量仍大于对苯二甲酸的产量。
DMT由对苯二甲酸与甲醇酯化而得:
早先采用硫酸催化剂,反应温度较低,但甲醇损失量大。近年采用高温、高压液相酯化,反应温度250~300℃,压力2~2.5MPa,可采用锡、锌、锑化物为催化剂,也可以不用催化剂,以对苯二甲酸计的收率可达96%~98%或更高。另一种生产DMT的方法是通过威顿法或称威顿-赫格里斯 (Witten-Hercules)法制得的。此法在对二甲苯的两个甲基氧化过程中,把先氧化的羧基进行甲酯化,以免在下一步氧化时发生副反应:
为了简化流程,可把两步氧化合并在一个氧化反应器中进行,两步酯化也合并在一个酯化反应器中进行:
合并氧化过程在塔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140~170℃,压力0.4~0.7MPa,用钴盐或钴、锰盐为催化剂(见络合催化剂)。合并酯化过程在 200~280℃、2%~2.5MPa下进行,可不用催化剂。总收率以对二甲苯计为87%,以甲醇计为80%。此法在进行氧化反应时不用溶剂,反应器不需用钛材,产品容易提纯,因此从50年代后,被许多国家采用。缺点是以对二甲苯计总收率较低。
1963年以前,由于难以得到满足聚酯生产要求的高纯度对苯二甲酸,所得粗对苯二甲酸需先制成容易精制的DMT,经减压精馏或在甲醇中进行再结晶提纯后生产聚酯。1963年,精制对苯二甲酸的方法研究成功,开始由对苯二甲酸不经DMT而直接生产聚酯。进入70年代,这一趋势更明显。由于精制对苯二甲酸还有一定困难,成本较高,近年DMT的产量仍大于对苯二甲酸的产量。
DMT由对苯二甲酸与甲醇酯化而得:
早先采用硫酸催化剂,反应温度较低,但甲醇损失量大。近年采用高温、高压液相酯化,反应温度250~300℃,压力2~2.5MPa,可采用锡、锌、锑化物为催化剂,也可以不用催化剂,以对苯二甲酸计的收率可达96%~98%或更高。另一种生产DMT的方法是通过威顿法或称威顿-赫格里斯 (Witten-Hercules)法制得的。此法在对二甲苯的两个甲基氧化过程中,把先氧化的羧基进行甲酯化,以免在下一步氧化时发生副反应:
为了简化流程,可把两步氧化合并在一个氧化反应器中进行,两步酯化也合并在一个酯化反应器中进行:
合并氧化过程在塔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140~170℃,压力0.4~0.7MPa,用钴盐或钴、锰盐为催化剂(见络合催化剂)。合并酯化过程在 200~280℃、2%~2.5MPa下进行,可不用催化剂。总收率以对二甲苯计为87%,以甲醇计为80%。此法在进行氧化反应时不用溶剂,反应器不需用钛材,产品容易提纯,因此从50年代后,被许多国家采用。缺点是以对二甲苯计总收率较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