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脱除机理
1)  removal mechanism
脱除机理
1.
The article introduced COS removal mechanism and T504 COS ambient tempearature hydrolysis catalyst,T104 muli-functions fine desulfurizer and JTL-1,JTL-4 fine sulfur-removal new process which had been applied widely in China.
简单介绍了COS脱除机理,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的T504COS常温水解催化剂,T104转化吸收型精脱硫剂及JTL-1和JTL-4常温精脱硫新工艺,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作了展望。
2)  ion binding mechanism
离子脱除机理
3)  Organic sulfide removal
脱除有机硫
4)  organic sulfur removal
有机硫脱除
1.
That the extraction time is longer than 30min is not favorable to the organic sulfur removal.
结果表明 :在超声作用下 ,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就能获得高的有机硫脱除率 ,采用热过滤方法其有机硫的脱除率要高于冷过滤 ,长时间的萃取 (大于 30 min)不利于有机硫的脱除 ;在搅拌条件下 ,PCE萃取脱除有机硫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而经过超声预处理后 ,有机硫的脱除率进一步提高 。
5)  Derailment mechanism
脱轨机理
6)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脱硫机理
1.
The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of iron-manganese compound oxide desulfurizer for removal of COS from coal gas;
铁锰系脱硫剂对煤气中羰基硫的脱硫机理初探
2.
Preparation of adsorbent made from surplus sludge and its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剩余污泥制备吸附剂及其脱硫机理
3.
Molecular simulation in studies on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分子模拟在脱硫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补充资料:二氧化碳脱除
分子式:
CAS号:

性质:(1)变压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在不同压力下对二氧化碳吸附能力差异的特性来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在吸附剂选择吸附条件下,在加压时吸附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易吸附的组分——氢和氮等从吸附床出口作为净化气输出。减压时,被吸附的二氧化碳脱附解吸,并且用抽真空方法使吸附剂再生。采用四个(或多个)吸附床循环操作。吸附压力一般为0.7~1.3MPa,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2%,用于脱除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2)环丁砜法。由环丁砜-二异丙醇胺-水组成的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环丁砜法中砜-胺混合液的吸收二氧化碳是物理和化学作用的综合。溶液的吸收压力从稍高于大气压至7MPa,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通过减压(接近常压)、加热再生,溶液放出吸收的二氧化碳,再生后的溶液经冷却后可送回吸收塔。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降低至50mg/m3以下。用于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3)甲基吡咯烷酮法。用N-2-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NMP溶剂在加压下吸收气体中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去闪蒸回收氢,然后溶剂降至常压,在再生塔中用空气或氮气汽提,溶剂进一步放出吸收的二氧化碳,再生后的溶剂循环使用。吸收压力一般3.6~7MPa。该法可选择脱除硫化氢。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为2%~3%,硫化氢4ml/m3。要求净化度高时,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降低至10ml/m3。用于从高压天然气或合成气中除去大量二氧化碳。(4)甲基二乙醇胺法。用30%~50%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反应为可逆反应。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经减压、加热,放出吸收的二氧化碳,溶液得到再生。为了加快吸收和再生速率,向溶液中加入活化剂,称为改良MDEA法。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降低至<0.2%,用于脱除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5)除热钾碱法。用于脱除合成氨变换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该法使用25%~30%的热碳酸钾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总反应为:K2CO3+CO2+H2O2KHCO3,吸收二氧化碳后的热钾碱溶液,通过减压及加热进行再生,溶液放出吸收的二氧化碳。为了加快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向碳酸钾溶液中加入各种催化剂(也称活化剂),称为催化热钾碱法。①苯菲尔德法,加入二乙醇胺(DEA)作为活化剂,并加入五氧化二钒为缓蚀剂;②G-V法,加入三氧化二砷作为活化剂,不需另加缓蚀剂,但砷有毒,现在氨厂已不采用;③无毒G-V法,以甘氨酸作为活化剂,少量五氧化二钒为缓蚀剂;④卡塔凯布法:加入一种未公布成分的复合活化剂;⑤二亚乙基三胺法,使用的活化剂是二亚乙基三胺(DETA);⑥空间位阻胺法,使用复合活化剂NCR-PCS。以上催化热钾法一般用于脱除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降低至0.1%~0.2%,可以同时脱除硫化氢(G-V法除外)。(6)碳酸丙烯酯法。用于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原料气在加压下进入吸收塔,气体中二氧化碳被碳酸丙烯酯溶剂吸收,吸收后的富液去闪蒸回收氢气。闪蒸后的溶剂进一步降压后去再生塔,从塔底吹入空气或惰性气体进行汽提(必要时还可用真空解吸),溶剂放出吸收的二氧化碳。吸收压力一般在1.3MPa以上,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小于1%。该法可同时脱除硫化氢。用于脱除天然气及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还有在碳酸丙烯酯溶剂中加入少量添加剂的,称HS法,可以脱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其特点是可以提高硫化氢的二氧化碳的脱除能力。而且吸收的硫化氢容易转变为单质硫,硫冷却后可从溶剂中分离出来。(7)乙醇胺法。用一乙醇胺(MEA)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当温度为20~40℃,溶液吸收气体中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溶液加热后,放出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溶液得到再生。MEA水溶液浓度一般为15%,当二氧化碳存在时,该法对H2S的吸收无选择性,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降低至50mg/m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