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stratified oxidized ore deposit

层间氧化矿
2) interlayer oxidized deposit

层间氧化矿床
4) Between layer oxidize tape uranium type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
5)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1.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rhenium at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and discussion on it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铼的地球化学行为及找矿意义探讨
2.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natural electric field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prospecting for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绍了自然电场形成的原理及在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
6)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interlayered oxidation zone

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
补充资料:铬铁矿氧化焙烧
铬铁矿氧化焙烧
oxidizing roasting of chromite
简史早期采用铬铁矿和硝酸钾氧化剂在增涡内熔融的方法,后来用空气中的氧作氧化剂以及用钾碱代替了钾硝,接着又发展到用石灰作填充料的氧化焙铬矿 牵 详豁一下N”Cr‘”厂”“‘’牵墨革介槛瑙‘’策亚带子带 铬化合物一般生产方法简图烧工艺。到19世纪80年代,以纯碱代替了钾碱,采用转底炉氧化焙烧,转底炉又经改进成为环底炉,大型炉底面积已达l“mZ,月生产重铬酸钠达lo00t。20世纪初,又改用回转窑,使生产力大为提高;为了改善炉料性能,又添加白云石填料,形成了当今普遍采用的回转窑加钙氧化焙烧工艺。 原理石灰石和白云石经粉碎,与纯碱和干燥的铬浸出渣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混合料在回转窑内进行一次或多次氧化焙烧,焙烧温度为1373一1423K,炉料在回转窑内的停留时间为2~4h,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一一~.、,~八.7八 ZFeCr夕O‘+4NaZCO:+十O:— “--一‘一“,‘一’一‘一J’2一‘ FeZO3+4NaZCrO;+4COZ ZMgCrZO‘+4Na:CO3+302— ZMgO+4Na:CrO‘+4COZ同时发生其他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有铁酸盐,硅酸盐和铝酸盐等。铬尖晶石中的铬在焙烧中转化为水溶性铬酸钠,其转化速度随温度升高、料层中的氧浓度增大而加快,但最高焙烧温度受到炉料烧结强度的限制,一般尾气中氧体积浓度控制在7%一10%之内。 填充料的作用在高温下,Na:eO3、Na:ero‘变为液相,因此,氧化焙烧是一个有气、液、固参与的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液相润湿固相,加快了反应速度,颗粒表面包裹过厚的液相后会阻止氧的内扩散,甚至使炉料烧结、结团和结窑,不利于反应进行完全。加入填充料可以分散液相,改善炉料的透气性,减薄颗粒表面的液层厚度,加快氧化速度。因此,填充料也称“稀释剂”。石灰石(或石灰)是最常用的填充料,它还有加快铬尖晶石转化反应速度,与铝、硅等生成水难溶化合物从而固定铝、硅和代替部分纯碱的作用。白云石也是常用的钙质填充料,它提供的Mgco:在焙烧中变为Mgo,使炉料能经受更高的焙烧温度而不会结团结窑。浸出渣烘干返回作填充料可以减少排渣量和利用渣中残存的铬,提高铬的收率。用铬铁矿本身作填充料时,要采用多次焙烧工艺。即先加入部分纯碱进行第一次焙烧,经浸出后的渣再加纯碱进行下次焙烧。这种焙烧工艺可以减少排渣量,降低浸出液的碱度,但能耗增加。填充料不能过量,否则会使液相过分分散,不利于铬尖晶石的转化,降低了设备的生产能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