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印象
作者:朱自清
原价:28.00元
总页数:176页 | 出版日期:2005-8-1 |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装帧:bbc书籍 | 大小:235×170×13毫米 | isbn:7562231753 | 书友会书号:83091 | 语言:中文 | 重量:320克
内容节选:
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那儿,不是搭小火车,便是雇“刚朵拉”(gondola)。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床,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坐,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那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可是轮船中人还是很多,“刚朵拉”的买卖也似乎并不坏。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这个方场南面临着一道运河;场中偏东南便是那可以望远的钟楼。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这儿,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除了西边,围着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筑,东边居中的是圣马克堂,却有了八九百年——钟楼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门”;教堂左首是“老衙门”。这两溜儿楼房的下一层,现在满开了铺子。铺子前面是长廊,一天到晚是来来去去的人。紧接着交谈,直伸向运河的是工爷府;这个一半属于小方场,另一半便属于运河了。
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界,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鬲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十七世纪又参入文艺复兴时的装饰,如栏干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教堂里屋顶与隔壁上满是水玻璃嵌成的画,大概是真金色的地,蓝色和红色的圣灵像。这些像做得非常肃穆。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的,颜色花样种种不同。……
作者介绍: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清华大学教授。主要结集著作有《欧游杂记》、《你我》、《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标准与尺度》、《新诗杂话》等。
编辑推荐: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欧游杂记》再现了欧洲国家名胜古迹的典雅宏伟。透过朱自清的眼,我们看到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如远古的琥珀般晶莹明澈,又如珍藏百年的美酒醇厚芳香,还似斑驳的古城墙,历史沉淀和时间痕迹在每一道裂纹间溢出。或精致或古朴或繁华或宁谧的气息,从每一道欧式木窗,每一块陈年古砖,每一片教堂彩璃中悠然弥散。无论抒情写意和绘景状物,结构谋篇与遣词造句都堪称现代游记的典范。流畅自如的旋律穿流在精致的结构和灵活多变的句型中,与作者超脱深沉的思绪融合着,让人依然感觉到那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字上有道苍老淡然的目光滑过……
威尼斯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佛罗伦司正像看达文齐的《摩那丽沙》(mona lisa)像,她在你上头,可也在你里头。这不独是线形温和平静的缘故,那三色的大理石,带着它们的光泽,互相显映,也给你鲜明稳定的感觉。
罗马(rome)是历史上大帝国的都城,想象起来,总是气象万千似的。现在它的光荣虽然早过去了,但是从七零八落的废墟里,后人还可仿佛于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