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葡萄及葡萄酒产业
1)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葡萄及葡萄酒产业
1.
As one of the four pillar industries in Penglai,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ic.
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作为蓬莱四大产业支柱之一,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grape wine industry
葡萄酒产业
1.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lanning of domestic grape wine industry zone, the relative noticeabl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介绍了国内葡萄酒产业旅游带的建设和规划,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说明葡萄酒产业旅游带要取得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注重合理科学的市场分析与定位。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pe wine industry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eco-restriction, zone convergency, industry relationship, and comprehensive cost-effectiveness.
从葡萄酒产业的生态约束性、集聚性、关联性、效益方面分析了产业特征,认为葡萄酒发展路径依赖是产区生态+基地+葡萄品种+技术的模式,从产区生态区划、基地建设、品种优化、技术创新及推动相关产业方面提出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战略选择。
3)  wine industry
葡萄酒产业
1.
On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of wine industry in Ningxia;
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优势和问题探讨
2.
Grape bases construction, as the base for grape w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grape wine industrial chain.
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葡萄酒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Penglai City to develop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and the resource superiority,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in Penglai City.
从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具备的资源优势两个方面分析了蓬莱市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有利条件,探讨了蓬莱市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思路。
4)  wine grape industry
酒葡萄产业
5)  wine industry
葡萄酒业
1.
By commencing on the factors which have the impact on the w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Xinjiang,this paper will compare with Shandong,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within the w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Xinjiang,analyse its advantages,and build up special development model of Xinjiang,in order to b.
文章将从影响新疆葡萄酒业发展的几个因素着手,用比较分析法,与山东地区葡萄酒业的发展作对比,找出新疆葡萄酒业发展中的不足,并分析其优势条件,扬长避短,通过建立新疆独特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新疆葡萄酒业的快速发展。
2.
After joining the WTO, China wine industry has been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加入WTO后,我国葡萄酒业已经完全融入了全球竞争的环境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消费多样化、市场竞争国际化的新时期,如何保持我国的葡萄酒业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稳定持续发展,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我国葡萄酒业整体水平,使葡萄酒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拓展国际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6)  grape wine industry
葡萄酒业
1.
Status of china grape wine industry is firstly analyzed in this pape r.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葡萄酒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我国葡萄酒业目前处在机会与威胁同在的时代。
2.
I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pe win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imply analyzes the main question in grape wine industry at the moment, and in order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provides the relevant advice that how to look for a healthy, high-speed, stable way of our country wine industry.
本文介绍了我国葡萄酒业的现状,对我国葡萄酒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今后如何找出我国葡萄酒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提出了对策建议。
3.
From 1939 to 1999, grape wine industry in China has undergon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从1939~1999年 ,我国葡萄酒业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 ,葡萄酒厂和葡萄基地规模逐渐形成 ,葡萄酒厂和生产车间增加到200多个 ,产量也从原来的200吨提高到30万吨。
补充资料:葡萄牙文学
      葡萄牙最早的文学创作可上溯到12世纪末的民间抒情歌谣。 这些歌谣多属口头相传, 带有明显的乡土特色,由民间行吟歌手配上乐曲进行说唱。葡萄牙最早的行吟歌手若昂·苏瓦雷斯·德·派瓦,生于1140年前后,大约于1189年开始创作。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诗歌集是13世纪末编的《阿儒达歌集》和14世纪编的《梵蒂冈歌集》与《科洛克西-布兰库蒂歌集》。这些歌集收录了迪尼斯一世在位(1279~1325)前后由民间歌手和宫廷诗人用加利西亚语、葡萄牙语创作的爱情诗和讽刺诗。
  
  
  
  
  
  到了14世纪,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现。1344年,巴尔塞洛公爵佩德罗亲王主持翻译西班牙国王阿方索(一译阿尔方斯)十世下令编写的《西班牙通史》,并作了改写和补充。葡萄牙王室还主持编写了 4卷《王族家谱》。这些史书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改写后的《西班牙通史》中对葡萄牙第一个国王阿方索·恩里克斯战功的叙述,是葡萄牙的第一部史诗性作品;《王族家谱》第 3卷中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萨拉多战役中击败摩尔人的记述,则是葡萄牙最早的散文作品。葡萄牙最早的小说是14世纪的骑士小说《阿马迪斯·德·高拉》,但它是用葡萄牙文还是用西班牙文写成的,已无法查考。
  
  15世纪初,宫廷是文学创作的中心。经过1383到1385年的政治动乱之后,葡萄牙由博尔戈尼亚王朝过渡到阿维斯王朝。若昂一世和爱德华多国王在位期间,宫廷主办的书局翻译、编辑了多种宗教、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书籍,如若昂一世编写的《骑术》,爱德华多国王编写的《真诚的训诫者》,以及佩德罗亲王编写的《真德善行》等。富有民间传统的抒情诗逐渐为讲究形式的宫廷诗歌所代替,流传最广的诗集是宫廷诗人加西亚·德·雷增德(生卒年不详)在1516年编的《诗歌总集》,收集的作品大多是宫廷的艳情诗和带有神秘色彩的抒情诗,同时也收录了部分传统的民间诗歌。宫廷史官费尔南·洛佩斯(1380?~1459?),编写了葡萄牙王国自建国到若昂一世时期的历史,流传至今的有《佩德罗国王纪事》、《斐迪南国王纪事》和《若昂国王纪事》的第一部分等。这些史书记录了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历史人物。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在若昂一世、曼努埃尔和若昂二世 3个王朝统治期间,葡萄牙逐渐形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新的地理发现和海外扩张,又使它成为一个强盛的殖民国家。它在经济上出现了一时的繁荣,它的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在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反对封建势力、主张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是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主导思想。各种体裁的作品,尤其是戏剧和史诗,都达到了鼎盛状态。
  
  贵族出身的萨·德·米兰达(1481~1558),曾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文学的发源地意大利旅居多年,首先把意大利诗歌的新格律引进了葡萄牙。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和十四行诗,革新了原有的诗歌格律,创造了更富于表达力的新形式,成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楷模。古典悲剧《卡斯特罗》的作者安东尼奥·费雷拉 (1528~1569) 、贝尔纳丁·里贝罗(1482~1552)以及迪奥戈·贝纳德斯(1530?~1595?),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抒情诗人。
  
  优秀剧作家、葡萄牙戏剧创始人吉尔·维森特(1465~1537)一生创作了44部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和一些出色的讽刺剧。维森特主要为宫廷中婚丧喜庆、送往迎来和佳期节日的演出进行创作,但他的作品很快传到了民间,推动了戏剧艺术的发展。除以宗教故事和游侠骑士为内容的剧本之外,维森特还写了不少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讽刺剧。由于他在宗教方面具有改革思想,他的许多作品在他死后遭到宗教裁判所的查禁。
  
  在这一时期,中世纪的骑士小说虽已衰落,但还有较重要的作品流传,如弗朗西斯科·德·莫赖斯(生卒年不详)的 《英国的帕尔梅林》 和若昂·德·巴罗斯(1497~1562)的《克拉里蒙多皇帝纪事》等。感伤主义的田园小说这时也开始问世,其中最有影响的作品是贝尔纳丁·里贝罗所著的《少女和闺秀》。伴随着新的地理发现和相继的海外扩张,出现了一批描绘异国风光及其风俗习惯的游记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费尔南·门德斯·平托(1510~1583)的《游记》(1614)。
  
  
    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诗人路易斯·瓦斯·德·卡蒙斯(1524?~1580),他的创作使葡萄牙文学达到了黄金时代的顶峰。卡蒙斯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世家,一生历尽坎坷,穷愁潦倒。他当过兵打过仗,曾在远离祖国的海外生活多年,有同时代其他作家不可能具有的丰富阅历。卡蒙斯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有写爱情的抒情诗,也有愤世嫉俗的讽刺作品。在后面这一类作品里,他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等级制度,嘲弄权贵,同情庶民。他认为世界为盗贼、杀人凶手以及伤风败俗之徒所占有,而智者贤人却没有立足之地。诗中所表现的对幸福的渴望与社会的现实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是诗人的亲身感受。卡蒙斯还写过《菲洛德莫》等 3部剧本,但是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乃是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1572)。这部史诗描述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远航印度的事迹,内容包罗万象。虽然诗人在作品中颂扬了葡萄牙帝国的海外扩张,但同时也揭露和鞭挞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不仁,歌颂了卢济塔尼亚人民(即葡萄牙人民)的英雄品质和刚毅勇敢的精神,为葡萄牙文艺复兴时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作。
  
  
   
  
  16世纪中叶以后,反对宗教改革的耶稣会势力控制了文化教育界。1547年设立的宗教裁判所查禁了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并通过书刊检查制度,对新思想横加干涉,压制了文学创作活动,阻碍了文学的发展。1581年葡萄牙为西班牙占领后,葡萄牙的民族文学受到歧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葡萄牙文学急剧地衰落,宗教题材的文学作品盛行。内容贫乏、追求词藻和形式的"贡戈拉主义"的贵族文学成为正统。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德·梅洛(1608~1666)是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家,他早期的抒情诗受到"贡戈拉主义"的影响;后期诗风改变,语言纯正,风格较为质朴。除诗歌外,梅洛还有戏剧、散文和历史著作,其中喜剧《学习当贵族》(1676),是这一时期唯一的优秀剧作。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洛博(1580~1622)青年时期所写的抒情诗,虽然也受到"贡戈拉主义"的影响,但他被认为是卡蒙斯抒情诗的优秀继承者。耶稣会教士安东尼奥·维埃拉(1608~1697)反对迫害新教徒,曾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他的《在宗教裁判所法庭上的辩护词》和后来在国外所写的文章,对宗教裁判所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著有近2,000多篇布道词和500多封书信以及其他作品,揭露了社会现实,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西班牙的统治和宗教迫害激起了葡萄牙平民和上层社会的一部分人士的不满,因而出现了带有批判色彩的暴露文学,主要是一些手抄的讽刺和幽默作品。佚名的《偷窃的艺术》,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一时期的作家有讽刺诗《宗教裁判所里的老鼠》(1887)的作者安东尼奥·塞朗·德·卡斯特罗(1610~1683)和剧作家安东尼奥·若泽·达·西尔瓦(1705~1739),他在葡萄牙戏剧大众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被宗教裁判所迫害致死。
  
  18世纪中叶,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的启蒙运动席卷整个欧洲。蓬帕尔在出任首相期间(1750~1777)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其中包括停止对新教徒的迫害,驱逐耶稣会教士,革新教育,对文学艺术采取保护态度等等,使启蒙主义思想在葡萄牙得以广泛传播。当时最著名的启蒙主义者是路易斯·安东尼奥·韦尔内伊(1713~1792)。他在《学习方法的真谛》一书中,提出了反对经院式的烦琐教育,实行教育民主化的主张,其作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与矫揉造作的贵族文体迥然不同,对启蒙主义思想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这时,宫廷和贵族集团垄断文学创作的局面被打破,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文坛。1756年,讽刺诗《洒圣水器》的作者安东尼奥·迪尼斯·达·克鲁斯·埃·西尔瓦 (1731~1799)等诗人,在里斯本成立了"葡萄牙阿卡迪亚诗社",强调诗歌创作必须写实,反对"贡戈拉主义",主张以希腊、罗马古典作家为典范,在诗歌语言运用方面有所创新。阿卡迪亚诗社的一些著名成员都受法国文学的影响,属于新古典主义,其中较知名的有佩德罗·安东尼奥·科雷亚·德·加尔桑(1724~1773)和多明戈斯·多斯·雷斯·基塔(1728~1770)等。著名剧作家曼努埃尔·德·菲格雷多(1725~1801)毕生致力于复兴葡萄牙戏剧的工作,有14部戏剧集出版,作品虽然体现了启蒙主义思想,但都无法上演。稍后一些的作家还有若泽·阿纳斯达西奥·达·库尼亚(1744~1789)和莱昂诺尔·德·阿尔梅达(1750~1839)等。
  
  1796年,又成立了"新葡萄牙阿卡迪亚诗社",在曼努埃尔·马里亚·巴尔博萨·杜·博卡热(1765~1805)等人的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萌芽。博卡热创作的十四行诗和许多讽刺诗,在葡萄牙文学中成就很高。尼科拉乌·托伦蒂诺·德·阿尔梅达(1740~1811)的讽刺诗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文字通俗朴实,与绚丽的"贡戈拉主义"贵族诗歌恰成对比。阿卡迪亚诗社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是菲林多·埃利西奥,他的本名是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多·纳西门托(1734~1819),著有《菲林多·埃利西奥诗集》,共8卷。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兴起,葡萄牙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复辟和法英占领的民族解放斗争,1820年又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葡萄牙浪漫主义文学于是带有反专制争自由、反侵略争解放的进步性质。很多浪漫主义作家是为祖国自由而奋斗的战士。他们之中大部分曾经被迫流亡国外,接受了欧洲先进思想的影响,写出了最初的浪漫主义作品。
  
  若昂·巴普蒂斯塔·达·西尔瓦·莱唐·德·阿尔梅达·加雷特(1799~1854)在1825年流亡期间发表的叙事诗《卡蒙斯》,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葡萄牙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加雷特曾两次流亡国外,写下了"祖国已经光复,我们是自由人!"的著名诗句。他早期的抒情诗属于阿卡迪亚诗社派,1845年出版的诗集《不结果的花朵》是他从诗社派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标志。1853年出版的《落叶集》,则已经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加雷特在戏剧方面的成就,使从吉尔·维森特以后一蹶不振的葡萄牙戏剧得以复兴,他写了《吉尔·维森特》、《堂娜菲莉帕·德·维列娜》 以及 《路易斯·德·索萨教士》等优秀剧作。加雷特认为,只有大众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优秀作品,他主张应该用民众语言写作。他的历史小说《圣安娜之弓》(1845)是葡萄牙同类作品中的佳作。葡萄牙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亚历山大·埃尔库拉诺·德·卡尔瓦略·埃·阿劳若(1810~1877),出身贫寒,也曾一度流亡国外。他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和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认为文学作品要反映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主张创立民族的和为民众服务的文学。他的作品有《论文集》(1873),诗集《信徒的竖琴》(1838),历史小说《小丑》(1843)、《埃乌里科》(1844)、《西斯特尔派的长老》(1848)等。另一个浪漫主义作家安东尼奥·费利西亚诺·德·卡斯蒂略(1800~1875),著有《诗人的妒嫉》(1836)和《城堡之夜》(1836)等诗集。这一时期的作家,还有《在萨尔瓦特拉的最后一场斗牛》的作者路易斯·奥古斯托·雷贝洛·达·西尔瓦(1822~1871),历史小说作家阿纳尔多·加马(1826~1869)和曼努埃尔·皮涅伊罗·沙加斯(1842~1895),以及剧作家若泽·达·西尔瓦·门德斯·莱亚尔(1818~1896)等。
  
  在此之后的浪漫主义作家中,卡米洛·卡斯特洛·布兰科 (1825~1890)一生共创作了约260部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他的后期作品已经带有现实主义色彩。以笔名儒利奥·迪尼斯闻名的小说家若阿金·吉列尔梅·戈梅斯·科埃略(1838~1871),著有《院长先生的女学生》(1867)和《一个英国家庭》(1868)等作品。诗集《鲜花盛开的田野》(1893)的作者若昂·德·德乌斯·拉莫斯(1830~1896)以及诗人安东尼奥·奥古斯托·苏亚雷斯·德·帕索斯(1826~1860)也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
  
  19世纪中叶,由于欧洲新兴思想的影响,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在葡萄牙出现。被称作"科英布拉派"或"七十年代派"的科英布拉大学的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是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中坚。他们与浪漫主义派作家展开了论战,提出文学创作应如实反映社会现实以求改造社会的主张。其领袖人物安特罗·塔基尼奥·德·肯塔尔(1842~1891)受第一国际的影响,曾公开赞扬法国的巴黎公社,并积极参加葡萄牙工人运动。他于1865年发表的《良好的判断和健康的趣味》是一篇出色的现实主义文学宣言。葡萄牙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著名小说家若泽·马里亚·埃萨·德·克罗兹(1845~1900)。他的代表作《阿马罗神父的罪恶》(1876)和《堂兄巴济利奥》(1878)等小说,都是葡萄牙社会的真实写照。作者在小说的写作技巧和新的文学语言使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文艺理论家若阿金·特奥菲洛·费尔南德斯·布拉加(1843~1924)曾参与肯塔尔与浪漫主义派作家之间的论战,著有《葡萄牙文学中的新思想》(1892)等理论著作。吉列尔梅·德·阿泽维多(1839~1882)是继肯塔尔之后重要的科英布拉派诗人。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阿比利奥·曼努埃尔·德·格拉·戎克罗(1850~1923)除抒情诗外,还写了一些讽刺诗,如揭露社会道德败坏的《若昂之死》(1874),抨击僧侣阶级的《埃特尔诺神父的晚年》(1885),以及批判宫廷的《祖国》等。科英布拉派诗人若泽·若阿金·塞萨里奥·韦尔德 (1855~1886) 以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形象而准确地描绘里斯本的日常生活而著称,他的全部作品收集在他死后于1887年出版的《塞萨里奥·韦尔德作品集》中。安东尼奥·杜阿尔特·戈梅斯·莱亚尔(1848~1921)也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著有《反对基督》和《一个世界的末日》等诗集。其他现实主义小说家还有弗朗西斯科·特谢拉·德·克罗斯(1849~1919),若泽·弗朗西斯科·特林达德·科埃略(1861~1908),以及若泽·瓦伦廷·菲亚洛·德·阿尔梅达(1857~1911)等。若泽·杜阿尔特·拉马略·奥尔蒂冈(1836~1915)曾经参与反对科英布拉派的论战,后来受到埃萨·德·克罗兹和特奥菲洛·布拉加等人的影响,转而成为科英布拉派的重要成员,曾与他们二人共同主办《投枪》杂志,著有《荷兰》(1883)等游记作品。
  
  
   
  
  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作家还有自然主义小说家阿贝尔·阿卡西奥·德·阿尔梅达·博特略(1856~1917),高蹈派诗人安东尼奥·坎迪多·贡萨尔韦斯·克雷斯波(1846~1883),安东尼奥·若阿金·德·卡斯特罗·费若(1862~1917)等。
  
  19世纪末叶以来,葡萄牙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派繁多,新的作家大量涌现。最早有受法国文学影响的象征主义派,代表人物是诗集《私房话》(1890)的作者欧仁尼奥·德·卡斯特罗(1869~1944)和卡米洛·德·阿尔梅达·佩萨尼亚(1867~1926)等。1910年,以《鹰》杂志为中心,形成了"萨乌达德"派,它的代表作家有特谢拉·德·帕斯科艾斯(1877~1952)和阿方索·洛佩斯·维埃拉(1878~1946)等。1915年,以《奥尔甫斯》杂志为中心,出现了第一批现代主义作家,主要成员有费尔南多·安东尼奥·诺格拉·佩索阿(1888~1935),马里奥·德·扎·卡尔内罗(1890~1916)以及若泽·索布拉尔·德·阿尔梅达·内格雷罗斯(1893~1970)等。1927年,又出现了以《现场》杂志为中心的一批现代主义作家,有若泽·马里亚·多斯·雷斯·佩雷拉 (1899~1969) ,米格尔·托尔加(1907~
  ),阿多尔福·卡扎伊斯·蒙特罗(1908~1972)和托马斯·德·菲格雷多(1904~1970)等。由于1926年独裁政权的确立,葡萄牙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阿尔维斯·雷多尔(1911~1969)在194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雇农》为起点,主张通过揭露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兴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索埃罗·佩雷拉·戈梅斯(1909~1949),若泽·马尔梅洛·埃·西尔瓦(1913~
  ),费尔南多·纳莫拉(1919~
  ),曼努埃尔·德·丰塞卡(1911~
  ),若泽·罗德里格斯·米格伊斯(1901~
  ),若泽·戈梅斯·费雷拉(1900~
  )以及若阿金·纳莫拉多(1914~
  )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所发展。近代葡萄牙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安东尼奥·诺布雷(1867~1900),著有诗集《孤独》。诗人、小说家劳尔·布兰当(1867~1930)对后来的作家有较大影响。小说家阿基利诺·戈梅斯·里贝罗(1885~1963),以写农村题材小说见长。他的长篇小说《魔鬼的土地》,对农民的苦难生活作了逼真的描写。小说家若泽·马里亚·费雷拉·德·卡斯特罗(1898~1974)的早期作品《侨民》(1928)和《原始森林》(1930),描述了?染影臀魇钡脑庥觯馐瞧咸蜒牢难е凶钕让栊垂と私准犊嗄焉畹淖髌贰?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名的作家中,在诗歌方面主要有安东尼奥·热德昂(1906~
  ),塞巴斯蒂昂·达·加马(1927~
  ),索皮阿·德·梅洛·布雷内尔·安德雷森 (1919~
  ),欧仁尼奥·德·安德拉德(1923~
  ) ,安东尼奥·拉莫斯·罗扎(1924~
  ),埃尔贝托·埃尔德尔(1930~ ),鲁伊·贝洛(1933~ ),曼努埃尔·阿莱格雷(1937~
  )等;在小说方面主要有乌尔巴诺·塔瓦雷斯·罗德里格斯(1923~
  ),维吉利奥·费雷拉(1923~
  ),费尔南多·博特略(1926~
  ),奥古斯托·阿贝赖拉(1926~
  ),阿古斯蒂纳·贝萨-路易斯(1922~
  )和若泽·卡尔多佐·皮雷斯(1925~
  )等;在戏剧方面有路易斯·弗朗西斯科·雷贝洛(1926~
  )和贝尔纳多·圣塔雷诺(1924~
  )等。
  
  

参考书目
   Teófilo Braga, Historia da literatura por-tuguesa, Oporto,1909~1918.
   A. Forjaz Sampaio, Historia daliteratura portuguesa ilustrada, Lisboa,1929~193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