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hexahedral mesh
六面体网格
1.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hexahedral mesh in bulk metal forming;
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六面体网格自动划分
2.
Assembly algorithm of hexahedral meshes generation for thin wainscot structure;
薄壁杆件六面体网格剖分的组装法
3.
Generation of finite element hexahedral mesh and its trend of development;
有限元六面体网格的典型生成方法及发展趋势
2) hexahedral element mesh
六面体网格
1.
The method for the adaptive generation of hexahedral element mesh based on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solid model is proposed.
文章提出了基于实体模型几何特征六面体网格自适应生成算法,在表面曲率较大和厚度较小的区域实现局部加密;提出了穿插法边界拟合方法,避免特征边界点的反复搜索,提高有限元网格生成的效率,实现网格与实体模型表面精确拟合。
2.
This paper studied th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for three-dimensional hexahedral element mesh and analyzed the topological connection of hexahedral element mesh generated by grid-based method.
对三维六面体网格质量优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栅格法生成六面体网格的拓扑关系,提出了适合于六面体网格凸特征边界单元的四种点插入新单元模式和五种边界插入新单元模式、适合于凹特征边界为直线或者曲率变化较小时的四种单元退化模式,以及适合于凹特征边界曲率变化较大时的三种单元插入与退化结合模式。
3.
The method for the adaptive generation of hexahedral element mesh with grid-based approach is presented,based on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solid model.
提出了以栅格法六面体网格生成为基础方法,基于实体模型几何特征的六面体网格自适应生成算法,首先对模型进行识别,根据实体模型几何特征建立加密源点信息场,并进行相容性控制,采用栅格法生成核心网格,然后进行核心网格与模型边界的拟合,为克服该方法在实体模型表面网格质量较差的缺点,采用节点位置平滑和拓扑关系优化对网格质量进行优化,生成质量较高的六面体网格。
3) all-hexahedral element mesh
全六面体网格
1.
Because STL file can transfer the information of solid model accurately, an algorithm to generate density-changed three-dimensional all-hexahedral element meshes based on STL file was proposed.
针对STL文件在传递复杂几何实体模型信息方面具有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TL文件变密度三维全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给出了STL文件的数据格式及其内容约定,详细阐述了基于STL文件空间CAE模型表面特征自动识别、拓扑关系的生成和变密度栅格法加密信息场的建立等关键技术。
4) SST hexahedral meshes
六面体结构网格
5) non-orthogonal hexahedron grids
非正交六面体网格
6) irregular hexahedral grid
非正规六面体网格
1.
Using variation principle,the difference discrete scheme with diffusion flux form on the irregular hexahedral grid is constructed.
在非正规六面体网格上,用变分原理建立扩散流形式的差分格式。
2.
Using integral interpolation method, the difference scheme on the irregular hexahedral grid is constructed which consists of 27 neighboring grids and is available for solving quasi\|linear diffusion equation with discontinuous coefficients on distortion mesh.
在非正规六面体网格上,使用积分内插法建立扩散方程差分格式,涉及到27个相邻网格,适用于大变形网格上带间断系数的拟线性扩散方程的计算。
补充资料:格奥格-奥古斯特-格丁根大学
格奥格-奥古斯特-格丁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简称格丁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格丁根市,因英王乔治二世创建而得名。始建于1734年,于1737年向公众开放。 历史 始创 1734年时为英国国王及汉诺威大公的乔治二世决定委派其重臣冯·明希豪森在格丁根创办一所大学,旨在弘扬欧洲启蒙时代学术自由的理念,格丁根大学也因此一开欧洲大学学术自由之风气。大学创办之初,即设有神学、法学、哲学、医学四大经典学科,尤以自然科学和法学为重。 18-19世纪 整个18世纪,格丁根大学因其极为自由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氛围而居于德国大学中心地位。到1812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图书藏量25万册,被海内外认可的一所现代化大学。拿破仑曾于此研习法律,并言“格丁根是属于全欧洲的”。 格丁根大学初以法学闻名于世。18世纪德国著名国家法学大师皮特曾于此执教半个世纪,而吸引了大批学生求学,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都是他的学生。至1837年其建校100年时,格丁根大学因几乎每年法学院注册的学生均占全校在读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被称为“法科大学”。而格丁根大学也因此成为18世纪德国公法学的麦加。 1837年发生了著名的“格丁根七君子事件”,格丁根的七名教授因反对汉诺威国王废除宪法之举而被驱逐出格丁根大学,格林兄弟也在此列,这一事件反映出格丁根的知识份子对自由的热爱与捍卫宪法的勇气。此后,古斯塔夫·胡果和爱希霍恩于19世纪在此执教并成为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先驱。19世纪末,创造“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著名民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在此任教。 更让格丁根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中心的是其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被称为“最重要的数学家”的高斯就于18世纪任教于此并开创了格丁根学派。此后,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在代数、几何、数论和分析领域做出了贡献。到19世纪,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克莱因更是吸引了大批数学家前往格丁根,从而使德国格丁根数学学派进入了全盛时期。到20世纪初,格丁根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圣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格丁根大学在全欧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地位达到了顶峰。 4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格丁根大学学习、任教或研究,其中大部分为物理和化学奖,其他为医学、和平及文学奖。不过因为大多数诺贝尔奖都是在20世纪上半叶获得的,其得主多已去世。在这半个世纪从这里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位居世界大学第八位,创造了“格丁根诺贝尔奇迹”。此外,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联邦德国前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及前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均曾于格丁根大学学习法律。德国大诗人海涅也在此取得法学博士。格林兄弟在此任教并编写了第一部德语词典。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此任教,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与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也先后求学于格丁根。 纳粹时期 1933年希特勒上台,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格丁根大学也因此受到致命重创,大批知名的犹太籍科学家和学者被迫离开格丁根,去往美国。世界科学的中心立刻从德国转向了美国。 现状 2005年格丁根大学的在册学生人数近2万5千人,其中包括大学生24,398人和博士生643人。教授420名,教研人员共3千多人。它所属的医药学校下设19个中心,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诊所。自从1980年以来,该大学已经根据不同学科成立了14个院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