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e-H_2O system
Fe-H2O系
1.
The phase equilibrium relations in Fe-H_2O system we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pH diagrams for Fe-H_2O system at 25 ℃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simultaneous equilibrium.
运用同时平衡原理,讨论了Fe-H2O系中的相平衡关系,绘制了25℃时Fe-H2O系的电势-pH图。
2) Li-Fe-P-H_2O system
Li-Fe-P-H2O系
1.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Li-Fe-P-H_2O system;
运用同系线性规律对Li-Fe-P-H2O系中缺少的LiFePO4和Li3PO4的ΔG■进行估算。
3) ion_exchange
NH4Cl-NH3·H2O-H2O系
4) In2S3-H2O system
In2S3-H2O系
1.
The reaction equilibrium and potential-pH formulas of the In2S3-H2O system are given and the potential-pH diagrams of the system at 25 ℃and 150 ℃ are drawn based on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通过热力学计算,给出了In2S3-H2O系的反应平衡式及电位-pH的关系式,并绘制了25℃和150℃下In2S3-H2O系的电位-pH图,为含硫化铟的矿物高温氧化浸出提供了一定的热力学数据。
5) CH4-H2O system
CH4-H2O体系
1.
The researched fluid inclusion is in a CH4-H2O system identifi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at room temperature.
并由常温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研究流体包裹体的流体组成为CH4-H2O体系。
6) CO_3~(2-)-H_2O system
CO32-H2O体系
补充资料:Fe-C-O和Fe-H-O系平衡图
铁及其氧化物与CO-CO2或 H2-H2O 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的气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图(图1)。它是由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的,是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常用的一种优势区图。图中三条线分别代表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气相组成:
570℃以下:Fe3O4+4CO3Fe+4CO2 (1)
570℃以上:Fe3O4+CO3FeO+CO2 (2)
FeO+COFe+CO2 (3)
3Fe2O3+CO─→2Fe3O4+CO2反应达平衡时的一氧化碳分压值太小,几乎与横坐标重合,图中未标出。如果实际气相组成pco/(pco+pco2)高于平衡组成,则反应将向右进行,此时反应式等号右边的固相是稳定的,左边的固相不稳定。图中每条线上方的区域就是该反应式右边固体的稳定存在区。这三条线将整个图划分为三个区域,即Fe、FeO、Fe3O4的稳定存在区。三条线交点是四相(Fe、FeO、Fe3O4及气相)共存点(见相图)。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常利用此图来确定在给定温度和气相组成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的固相。此图还明确表明铁的各级氧化物是逐级转化的(见Fe-O 状态图)。
由图1可见,在虚线(Fe-H-O平衡)与实线(Fe-C-O平衡)交点温度(820℃)以上,H2比CO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在820℃以下,则正相反。
CO对铁还有渗碳作用。当气体中的比值pco/(pco+pCO2)超过反应(4)的平衡组成时,会发生铁的渗碳反应:
2CO(气)─→CO2(气)+[C] (4)
[C]表示溶解于铁中的碳。图2绘出了一系列 [C]含量下渗碳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气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此图直接示出在给定温度和[C]含量的情况下,气相对铁是渗碳还是脱碳。这类问题在钢的热处理时经常遇到。FeO是非化学计量化合物(见Fe-O 状态图),其中氧含量与其平衡气相组成的关系也在图2中绘出。
3Fe2O3+CO─→2Fe3O4+CO2反应达平衡时的一氧化碳分压值太小,几乎与横坐标重合,图中未标出。如果实际气相组成pco/(pco+pco2)高于平衡组成,则反应将向右进行,此时反应式等号右边的固相是稳定的,左边的固相不稳定。图中每条线上方的区域就是该反应式右边固体的稳定存在区。这三条线将整个图划分为三个区域,即Fe、FeO、Fe3O4的稳定存在区。三条线交点是四相(Fe、FeO、Fe3O4及气相)共存点(见相图)。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常利用此图来确定在给定温度和气相组成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的固相。此图还明确表明铁的各级氧化物是逐级转化的(见Fe-O 状态图)。
由图1可见,在虚线(Fe-H-O平衡)与实线(Fe-C-O平衡)交点温度(820℃)以上,H2比CO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在820℃以下,则正相反。
CO对铁还有渗碳作用。当气体中的比值pco/(pco+pCO2)超过反应(4)的平衡组成时,会发生铁的渗碳反应:
[C]表示溶解于铁中的碳。图2绘出了一系列 [C]含量下渗碳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气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此图直接示出在给定温度和[C]含量的情况下,气相对铁是渗碳还是脱碳。这类问题在钢的热处理时经常遇到。FeO是非化学计量化合物(见Fe-O 状态图),其中氧含量与其平衡气相组成的关系也在图2中绘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