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
1) Key laboratory
重点实验室
1.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for key laboratories in Hebei Province——Key laboratory network construction;
河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实验室信息网建设
2.
Suggestions about cultivating talents relying on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scientific project and key laboratory
依托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培养人才几点建议
3.
The determination strategy of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mechanism simul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China
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确定策略
2) key laboratories
重点实验室
1.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ey laboratories in Henan University;
河南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探索
2.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laboratories, which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university 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 stands out a key part for a school to set up brand, gain advantages, and build up specialty.
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创品牌、创优势、创特色的关键所在。
3) key lab
重点实验室
1.
Establishing the tree clone breeding key lab. of Hunan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capabicities of innovation in forestry;
办好湖南省林木无性系育种重点实验室提升林业科研创新能力
2.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 series of measures how key lab becomes the base that can cultivate and gather high-level talents.
实施人才强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视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使该校重点实验室成为集聚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推动了学校整体的科研,教学工作上台阶。
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key lab is of important rol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research base for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to training highlevel excellent person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etc.
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院校的科研基地建设、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探讨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激励机制。
4) Key labs
重点实验室
1.
This paper, concerning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pplication and prot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demands of the key labs, presents reasonable suggs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key labs.
针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从申请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联系重点实验室建设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提出合理建议,以提升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2.
The paper presented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s of Engineering System Lab, one of the key labs of Shandong Province,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with which the present practical teaching is faced, and proposed the method of making good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key lab and setting up practice base in the school combined with that outside of the school.
介绍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系统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分析目前教学实习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发挥重点实验室优势,建立校内实习基地,走校内外实习基地有机结合的道路。
5) key liquor-making lab
酿酒重点实验室
6) main laboratory
重点建设实验室
补充资料: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是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点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地质矿产部(主管部门)和原成都地质学院(依托单位)的指导下,从1991年至1995年,历时四年多,初步建设成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原地质矿产部检查验收小组和验收专家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实验室全面达到了国家专业实验室的验收标准,并具备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建议有关的领导部门继续给予支持,使该实验室尽早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原地质矿产部批准该实验室为部开放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所依托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03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04月被获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领域惟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及依托单位具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自主设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减灾防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岩土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并设立有“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本实验室由5位资深工程地质学家(其中一名外籍科学顾问)、48名固定研究人员和26名流动人员)组成。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平均年龄 43岁,包括教授及研究员31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0人、讲师7人。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实验室下设4个研究室 (重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室、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室、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研究室、灾害预警与信息技术研究室)、5个研究中心(地质灾害数值与物理模拟研究中心、遥感与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监测研究中心、泥石流灾害研究与防治中心、地下水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心)、12个装备先进的试验室(岩石力学综合参数测试试验室、mts土动三轴试验室、岩石(材料)力学试验室、现代勘测技术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微观分析鉴定室、物理模拟试验室、数值模拟试验室、遥感与gis试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钻掘工程试验室、地层环境模拟及污染控制试验室)。12个试验室总体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具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仪器代表了目前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仪器设备总值约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或系统14台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地质灾害的现场勘测与监测,包括最新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sir-20地质雷达、 trimble-gps仪和全套现场大型原位试验装置等;第二部分主要用于岩土体力学特性参数测试和物性参数分析,是试验室硬件条件的主要部分,包括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开发的多功能岩石参数综合测试系统、mts土动三轴试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岩石流变仪、土体流变仪、土体大三轴仪、大型岩石高压渗透试验系统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试验装置;第三部分是用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及预测的数值模拟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和“3s”技术系统。实验室拥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室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