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cessing line

加工线
1.
Application of PLC and frequency converting technology to revamping the rail processing line of the Rail & Section Plant;
PLC和变频技术在钢轨加工线改造中的应用
2) processing route

加工路线
1.
Testing of processing route of tungsten alloy balls;

钨合金球的加工路线试验
2.
A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 processing route in numerical control turning;

数控车削加工路线的优化研究
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nearest processing route in the processing of numerical controlled machine tool and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how we can get shortest route for empty processing.
文章就数控加工中加工路线的最近确定进行了讨论,得出了空行程路线如何最短的方法。
3) machining path

加工路线
1.
Multi-holes machining path optimization based on dynamic algorithms;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孔群加工路线优化
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machining of numerically controlled engine lathe,and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cedure dividing in the machining,and illustrates the principle of how to confirm the machining path.
简述了数控车床在加工零件时的工艺要求,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工序的划分原则以及举例说明了加工路线的确定。
5) on-line machining

在线加工
1.
Under the control of computer,the method transmits data,and realizes on-line machining of wave spring mould by computer and RS232.
在简易数控铣床上 ,通过上位计算机的控制 ,利用数控机床RS2 32接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 ,实现了波形弹簧模具形面的在线加工 。
补充资料:特种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利用轴向移动的金属丝作工具电极﹐工件按所需形状和尺寸作轨迹运动切割导电材料的电火花加工﹐英文简称EDWC。
简史 1960年﹐苏联首先研制出靠模线切割机床。中国于1961年也研制出类似的机床。早期的线切割机床采用电气靠模控制切割轨迹。当时由于切割速度低﹐制造靠模比较困难﹐仅用于在电子工业中加工其它加工方法难以解决的窄缝等。1966年﹐中国研制成功采用乳化液和快速走丝机构的高速走丝线切割机床﹐并相继采用了数字控制和光电跟踪控制技术。此后﹐随着脉冲电源和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次切割工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切割速度和加工精度。
加工原理 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通常由X 轴和Y 轴电动机驱动(见图 线切割加工原理图
)。工具电极(电极丝)为直径0.02~0.3毫米的金属丝﹐由走丝系统带动电极丝沿其轴向移动。走丝方式有两种﹕①高速走丝﹐速度为9~10米/秒﹐采用钼丝作电极丝﹐可循环反复使用﹔②低速走丝﹐速度小于10米/分﹐电极丝采用铜丝﹐只使用一次。脉冲电源加在工件与电极丝之间﹐一般工件接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工件与电极丝之间用喷嘴喷入工作液(乳化液﹑去离子水等)。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输入的工作程序输出相应的信息﹐使工作台作相应的移动﹐工件与电极丝靠近。当两者接近到适当距离时(一般为0.01~0.04毫米)便产生火花放电﹐蚀除金属。金属被蚀除后工件与电极丝之间的距离加大﹐控制系统根据这一距离的大小和预先输入的程序﹐不断地发出进给信号﹐使加工过程持续进行。
特点和应用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除具有电火花加工的基本特点外﹐还有一些其它特点﹕①不需要制造形状复杂的工具电极﹐就能加工出以直线为母线的任何二维曲面。②能切割0.05毫米左右的窄缝。③加工中并不把全部多余材料加工成为废屑﹐提高了能量和材料的利用率。④在电极丝不循环使用的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由于电极丝不断更新﹐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减少表面粗糙度。⑤电火花线切割能达到的切割效率一般为20~60毫米2/分﹐最高可达300毫米2/分﹔加工精度一般为±0.01~±0.02毫米﹐最高可达±0.004毫米﹔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
2.5~1.25微米﹐最高可达R
0.63微米﹔切割厚度一般为40~60毫米﹐最厚可达600毫米。
简史 1960年﹐苏联首先研制出靠模线切割机床。中国于1961年也研制出类似的机床。早期的线切割机床采用电气靠模控制切割轨迹。当时由于切割速度低﹐制造靠模比较困难﹐仅用于在电子工业中加工其它加工方法难以解决的窄缝等。1966年﹐中国研制成功采用乳化液和快速走丝机构的高速走丝线切割机床﹐并相继采用了数字控制和光电跟踪控制技术。此后﹐随着脉冲电源和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次切割工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切割速度和加工精度。
加工原理 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通常由X 轴和Y 轴电动机驱动(见图 线切割加工原理图

特点和应用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除具有电火花加工的基本特点外﹐还有一些其它特点﹕①不需要制造形状复杂的工具电极﹐就能加工出以直线为母线的任何二维曲面。②能切割0.05毫米左右的窄缝。③加工中并不把全部多余材料加工成为废屑﹐提高了能量和材料的利用率。④在电极丝不循环使用的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由于电极丝不断更新﹐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减少表面粗糙度。⑤电火花线切割能达到的切割效率一般为20~60毫米2/分﹐最高可达300毫米2/分﹔加工精度一般为±0.01~±0.02毫米﹐最高可达±0.004毫米﹔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