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gional pole assignment
区域极点配置
1.
Robust fault-tolerant control for uncertain continuous systems based on regional pole assignment;
不确定连续系统基于区域极点配置的鲁棒容错控制
2.
LMI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method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the main method of multi-objective H_2/H_∞ optimal control with regional pole assignment; but, in our opinion, it is not efficient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gives results that are too conservative.
提出了一种优化空间自适应调整的多目标遗传算法(ASMOGA),并将其应用于具有区域极点配置的多目标H2/H∞优化控制。
3.
Brief works on control objectives with regional pole assignment, such as optimal control, robustness, H_2 performance, H_∞ performance, etc, are listed.
对区域极点配置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2) regional pole placement
区域极点配置
1.
Starting from two control targets-regional pole placement and guaranteed cost control,the existing conditions for robust feedback controllers were enhanced by using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 approach.
从系统的区域极点配置和保性能控制2种控制目标出发,利用LMI方法推导出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存在条件,同时考虑直线伺服系统中,控制器增益存在的加性摄动,设计出的控制器实现了系统2种性能指标的优化。
3) region pole assignment
区域极点配置
1.
Based on a more practical and general fault model of the actuator,a sufficient condition about reliable tracking con- trol is obtained by the region pole assignment theory.
在更一般、更实际的执行器故障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极点配置理论。
4) region pole constraint
区域极点配置
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H_2/H_∞mixed control for speed control system of hydroelectric generator under region pole constraint.
对水轮机调速系统采用具有区域极点配置的H_2/H_∞混合控制进行研究,以实例说明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进行设计的方法。
2.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H2/H∞ mixed control for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under region pole constraint by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technique.
对具有区域极点配置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H2/H∞混合控制进行了研究。
5) disk pole assignment
区域极点配置
1.
Robust fault-tolerant control for systems with sensor faults based on disk pole assignment;
传感器故障系统基于区域极点配置的容错控制设计
2.
In this paper,the problem of disk pole assignment for continuous time general systems is considered.
该文考虑连续广义系统在输出反馈作用下的圆形区域极点配置问题 ,目的在于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律 ,使得闭环系统正则 ,无脉冲且闭环极点位于给定的圆形区域内 ,该文利用矩阵不等式及广义逆得到了所期望的输出反馈控制律的存在条件 ,并给出其参数表达
6) circular pole placement
圆形区域极点配置
补充资料:极点配置
通过比例环节的反馈把定常线性系统的极点移置到预定位置的一种综合原理。极点配置的实质是用比例反馈去改变原系统的自由运动模式,以满足设计规定的性能要求。
定常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传递函数矩阵(见传递函数)的极点在复数平面(表示复数 s=x+jy的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位置。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能否和如何用比例反馈方法把极点移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方法问题。传统的输出反馈方法虽然也能改变系统极点的位置,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情况,输出反馈只能使极点在根轨迹曲线上变动,而不能把它们移到其他位置上去(见根轨迹法)。采用状态反馈方法可以实现极点的任意配置。
给定一个定常线性系统 (A,B,C)(见线性系统理论),则在采用反馈增益矩阵 K(即比例环节)实现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就变成为(A-BK,B,C)。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即是行列式。极点配置问题就归结为对于指定的 n个期望极点s1,s2,...,sn(n是系统的维数)确定一个适当的反馈增益矩阵K,使下式成立:
只要原系统(A,B,C)是能控(见能控性)的,则这样的反馈增益矩阵K就一定可以找到。反馈增益矩阵K的求解,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情况,已有较为简单的计算公式;对于一般的多输入多输出情况,计算步骤要复杂得多,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来处理。
由于输出反馈在技术上容易实现,用输出反馈方法配置极点的问题颇引人注意,但已得到的结果尚很不成熟。
参考书目
Chi-Tsong Chen, Linear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84.
定常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传递函数矩阵(见传递函数)的极点在复数平面(表示复数 s=x+jy的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位置。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能否和如何用比例反馈方法把极点移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方法问题。传统的输出反馈方法虽然也能改变系统极点的位置,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情况,输出反馈只能使极点在根轨迹曲线上变动,而不能把它们移到其他位置上去(见根轨迹法)。采用状态反馈方法可以实现极点的任意配置。
给定一个定常线性系统 (A,B,C)(见线性系统理论),则在采用反馈增益矩阵 K(即比例环节)实现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就变成为(A-BK,B,C)。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即是行列式。极点配置问题就归结为对于指定的 n个期望极点s1,s2,...,sn(n是系统的维数)确定一个适当的反馈增益矩阵K,使下式成立:
只要原系统(A,B,C)是能控(见能控性)的,则这样的反馈增益矩阵K就一定可以找到。反馈增益矩阵K的求解,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情况,已有较为简单的计算公式;对于一般的多输入多输出情况,计算步骤要复杂得多,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来处理。
由于输出反馈在技术上容易实现,用输出反馈方法配置极点的问题颇引人注意,但已得到的结果尚很不成熟。
参考书目
Chi-Tsong Chen, Linear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