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emically treated crude oil

加剂原油
2) doped crude oil

加添加剂的原油
5) crude oil with PPD

加药原油
6) oiling agent

加油剂
补充资料:纵贯阿拉斯加原油管道
纵贯阿拉斯加原油管道
Trans-Alaska Crude Pipeline
纵贯阿拉斯加原油管道(Trans一AlaskaCrudePIPeline)世界上第一条伸人北极圈的原油输送管道。起自美国阿拉斯加北坡的普拉德霍湾,纵贯整个阿拉斯加地区,终点在阿拉斯加湾不冻港瓦尔迪兹。全长1 288km,管径1 22Omm。1968年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普拉德霍湾发现了油田,第二年开始筹划建设输油管道。由于自然保护主义者的阻挠,致使管道于1974年才开始动工,1977年建成,耗资77亿美元。 全线计划设置12座泵站,初期只建8座,每座泵站设置1万kw燃气轮机泵机组4台。前4座泵站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沿管道敷设258km天然气管道),在6、8和10号泵站设置简易拔顶装置生产低硫燃气轮机燃料,依次供后面几个泵站使用。管道全线通信以微波通信为主,卫星通信作为备用,兼用无线通信和租用的有线通信。全线控制中心设在油港瓦尔迪兹,采用SCADA系统(见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备有检漏、水力模拟和训练模拟等软件系统。 由于该管道位于北极圈附近,通过约7ookm长的冻土带,因而冻土层存在融化和不均匀下沉问题。管道敷设采用地上架空和地下埋设两种方式,其长度约各占全长的一半。地上架空是将管道架设在立式支撑架上,管子在其上可做水平和轴向位移,为了防止支撑架由于冻土层融化后不均匀下沉,在支撑架上安装了热管,使支撑架立柱下面冻土层保持冻结状态而不下沉。支撑架按蛇形布置,以利吸收管道的伸缩变形(见彩图插页第45页)。有的泵站和地下埋设管段下面埋设冷冻管,以免冻土层融化。管道经过3个活动断层,因而设置了地震监测仪。. 阿拉斯加原油通过阿拉斯加南端的瓦尔迪兹油港外输。该油港占地4kmZ,分为6个区:东油库区、西油库区、装油码头区、电厂和油罐内蒸气回收装置区、压舱水处理区和控制中心。东油库区设油罐14座,西油库区设油罐4座,每座油罐容量为80 O00m”,直径76.2m,高度约2 om。为了防止积雪,采用锥顶油罐,在油罐气相空间充以惰性气体,并设有油蒸气回收装置。电厂设有3台1250OMW蒸汽透平发电机组。压舱水处理装置能同时处理1艘20万t级和2艘25万t级油轮的压舱水,设有3座68400m3水罐,直径76m,高16m。 油港设有4个泊位,其中3个是固定式的一,一个是浮动的。浮动平台由13个浮船构成。固定式装油平台每小时i容装油典心(〕(为豁共浮动单合每小时4弓装油托。。(为11气 管道于1977年投产,1蛇6年年输量达到1亿m“,占美国该年全国能量消耗量的10%和美国国内所产原油的18%;1 988年年输量达到1.183亿m3后、,逐年下降,1993年输量为1.018亿m“。 由于阿拉斯加管道的投产和西海岸海上油田的开发,西海岸原油过剩,促使了巴拿马地峡管道和美国全美管道的建设,将西海岸过剩原油运往墨西哥湾沿岸炼油中心。(战韵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