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nzhao-Fangcheng

南召-方城
2) Nanzhao

南召
1.
Studies on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and their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in Baotianman area in Nanzhao County;
南召宝天曼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2.
Primary Study of the Flora in the Region of Baotianman, Nanzhao County;

南召宝天曼地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3.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indongshan Pb-Zn deposit in Nanzhao County,Henan Province
河南省南召县银洞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3) Shao Nan

召南
1.
Shao Nan is one of the Two Nans of Classic of Poetry.

"召南"是《诗经》"二南"之一,其主题有三个方面:女性婚嫁观念、女子家庭礼仪教育和社会治理者的楷模作用。
4) the South Great Wall

南方长城
1.
Study on the South Great Wall and the Formation &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 in Fenghuang;
南方长城与凤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开发研究
2.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th Great Wall is an undeniable fact.

中国南方长城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 ,苗疆边墙不论在修筑的时间还是在结构和功能上 ,都与北方长城没有什么两样 ,不同的是它经过我国湿润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从而使长城作为历史上中国特定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功能界线 ,这一特有的文化背景 ,在更小的区域内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5) Nancheng Dialects

南城方言
补充资料:齐召南(1703~1768)
中国清代地理学家。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卒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乾隆元年(1736)进翰林院,先后任《大清一统志》、《大清会典》及《续文献通考》纂修官和副总裁等职,后升为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右侍郎。1749年回故籍养病兼掌敷文书院10余年。著作颇多,尤长地理,《大清一统志》中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云南及外国等部分,由他执笔写成。参阅古籍和康熙五十七年(1718)实测绘制的《皇舆全览图》,经10余年反复考订,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撰成《水道提纲》(28卷)。此书专记全国水道源流分合,以巨川为纲,所汇支流为目,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北纬18°~56°,东经73°~145°地区当时的河、湖,对长江、黄河和黑龙江等水系和流域的区域特征描述尤为详细。它是《皇舆全览图》中水系的详细说明和补充,是研究中国水文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