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ea industry economy
茶业经济
1.
The prompt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economy is an on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among them.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达表现在很多方面,茶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征。
2) tea economy
茶经济
1.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can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 economy,which will further help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tea.
茶文化的发展可有效推动茶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茶叶生产发展的目的。
2.
The tea econom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cient socio-economic history, and it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culture, diplomatism, nation and diet.
中国茶文化在茶经济发展到一定基础上产生,以唐朝陆羽《茶经》的诞生为标志。
3) Hunan tea economy
湘茶经济
1.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long and profound cultural potential of Huxiang tea culture,and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Huxiang tea culture in promoting Hunan tea economy development.
本文介绍了湖湘茶文化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析了湖湘茶文化在湘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加强湖湘茶文化的研究和普及,促进湘茶经济的发展。
5) tea culture and economy
茶文化经济
1.
By using Wuyi University as a case,the paper explains the driving forces underlying tea culture and econom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i.
运用文献综述描述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通过对武夷学院个案分析,阐述茶文化经济学科建设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动因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思路。
6)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1.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in Jiangsu supported by industrial economy;
用产业经济支撑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2.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for hybrid rice industrial economy in China;
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经济发展战略
3.
The article reviews main con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2006,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briefly forecasts development prospect for the year of 2007.
回顾了2006年国际国内石油石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并分析了其特点,进而对2007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补充资料:种植业经济
种植业经济
economics of plant cultivation
种植业经济(eeonomies of plant eultiva-tion)种植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及其经济关系。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食物和纤维两大系统。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种植业产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用途越来越广。狭义的种植业经济仅包括农作物栽培,广义的还包括经济林木的种植。中国的种植业经济是按广义的口径统计的。 人类自开始从事植物栽培,便逐渐形成了种植业经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种植业的商品生产也逐步有了发展。但是,在整个古代社会,自给生产占统治地位,生产发展缓慢。资本主义产生以后,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交通运愉的发展,种植业经济逐步商品化,种植业产品国际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如英国在1735年前后,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比中世纪提高l倍多,小麦出口量,1746一2765年比1697一1705年增加8.2倍。从19世纪70年代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连续发生危机。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种植业仍很落后,除了殖民主义者和买办资产阶级建立的特种作物种植园是商品生产以外,占统治地位的仍是自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种植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各种种植业均有较大的发展。如1985年比1934一1938年平均数,粮食增长2.4倍,大豆增长5.7倍,棉花增长1.5倍,搪料增长2.4倍。但是,这一时期种植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过剩,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自然灾害严重,科学技术落后以及投资不足等原因,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短缺。 种植业经济主要由谷类作物和经济作物所组成,其他作物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所占比重较小。从生产发展趋势上看,谷类作物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许多发达国家,经济作物的产值已超过谷类作物。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总产值中,谷类作物所占的比重高于经济作物。如法国为29.8%和15.2%(1977年),联邦德国为22.4%和8.8%(1978年)美国为27 .2%和20 .8%(1976年),英国为18.6%和17.6%(1976年)。但也有少数发展中国家重点是发展特种经济作物,供出口换取外汇,谷物则依赖进口。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三国,20世纪70年代,粮食播种面积有2 100万公顷,而橡胶、棕桐、椰子、咖啡、可可、烟叶、甘蔗、茶叶、棉花、胡椒、香蕉、菠萝等的种植面积有1 840万公顷。这三个国家谷物种植业虽有发展,但仍然需要进口。 中国的种植业经济,在1949年以后有很大发展。种植业产值,1985年比1949年增长3倍多。但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是下降的,由1949年的82.5%,下降到1985年的49.8%。在种植业经济中,粮食作物产值相对下降,经济作物产值相对上升。种植业产值按人口平均计,1949年为107元,1978年165元,1985年增加到231元。(张桐边吉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