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epreg
['pri:preɡ]

预浸无纬布
1.
Processing Influence of Several Key Factors on Quality of M40/648 Prepreg;

制备M40/环氧648预浸无纬布工艺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2) no-woven cloth

无纬布
1.
Preparation techniques of aramid no-woven cloth were improved.

优化了芳纶无纬布的制备工艺,根据弹丸对芳纶无纬布层压板的冲击试验结果,对芳纶无纬布层压板的抗弹机理以及不同芳纶织物结构的抗弹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面密度对无纬布抗弹性能的影响。
3) prepreg cloth

预浸布
1.
A β-ray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continuous on-line monitoring of resin content in carbon fiber/phenolic resin prepreg cloth.
利用自行建立的β-射线监测系统对炭/酚醛预浸布的树脂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研究。
4) needled non-woven cloth

针刺无纬布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ving been densified by CVD of three cycles, the densities of blanks of integrated carbon felt and needled non-woven cloth With different density came to be consistent, The effect of preform on density, porosity of opening pore and HS of the materials could be neglected.
比较整体炭毡、针刺无纬布预制体材料的增密速率及性能,结果表明密度不同的整体炭毡、针刺无纬布预制体经过3个周期CVD致密,坯体密度开始趋于一致;预制体对材料密度、开孔率、肖氏硬度影响不大,针刺无纬布较整体炭毡轴向纤维含量高,材料轴向强度明显高,且该结构易于获得粗糙层结构CVD炭,材料弯曲断口呈现出明显的假塑性断裂特征。
5) weftlesstyre-fabric; weftlesscord,web cord

无纬帘子布
6) carbon fiber prepreg

碳纤维无纬布
补充资料:环氧树脂预浸料(胶布)的制备
浸胶工艺玻璃布或其他基材通过立式浸胶机或卧式浸胶机的胶槽浸渍环氧胶液,然后通过烘箱干燥、预聚、收卷即得环氧胶布。
(1)玻璃布的浸渍。对玻璃布浸渍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使玻璃布充分浸透树脂,胶层均匀并具有一定的含胶量。这是制备层压塑料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胶布的质量要求和便于浸渍操作,通常控制的主要因素是胶液的黏度和浸渍时间。此外对玻璃布的牵引张力和胶量控制装置(如挤胶辊的间隙)亦要做适当调节。
1)胶液黏度的控制胶液的黏度直接影响树脂胶液对布的浸透能力和表层的树脂含量。黏度过大,不易浸透;黏度过小,则含胶量偏低。通常用胶液的浓度和温度来控制其黏度。胶液的黏度用溶剂量来调节。黏度与其相对密度有关,由于测定比重较简便,故生产中多采用相对密度来控制胶液的浓度。用不同树脂胶液浸渍不同规格的玻璃布时,胶液的相对密度亦不同。所需胶布含胶量不同时,胶液的相对密度也不同。制备含胶量为30%~45%的环氧无碱玻璃胶布时,胶液相对密度控制在1.00~1.10。例如0.2mm厚无碱布,含胶量(33±3)%,环氧-酚醛(6:4)胶液相对密度1.06~1.08;0.1mm厚无碱布,含胶量(35±3)%,环氧-酚醛(6:4)胶液相对密度1.00~1.02。当胶槽内溶剂挥发,胶液相对密度增高时,应添加相对密度低0.01~0.02的稀胶液,并搅拌均匀。不要直接加溶剂。可采用带夹套的胶槽来保证胶液温度恒定在25~30℃。也可采用空调车间来保证温度恒定。
2)浸渍时间。即玻璃布在胶液中通过的时间。浸渍时间长有利于布的浸透,但生产效率降低。浸渍时间过短,则玻璃布不易被浸透。上胶量不足,影响胶布及层压塑料的质量。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www.epoxy-e.cn)专家介绍,通常玻璃布浸渍环氧胶液的时间控制在15~30s范围内。根据胶液黏度、玻璃布的厚度及织法等条件,通过试验合理选定。并由牵引速度和胶槽内液面高度来控制。
3)其他因素的控制牵引张力和胶量调节装置等对胶布含胶量及其均匀性的影响也很大。张力必须均匀。挤胶辊的间距要平行,大小合适。若用石蜡型润滑剂处理的玻璃布,则在浸胶前需高温去油后再用沃兰等进行表面处理。不仅麻烦,增加能耗,还使玻纤强度下降。已逐渐被淘汰。
(2)胶布的烘干。烘干的目的是除去溶剂、水分及挥发物,并使树脂轻度交联,使胶布具有一定的挥发物含量和不溶性树脂含量。浸胶玻璃布的干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包括表面挥发物的气化、内部挥发物向表面的扩散和树脂的轻度交联反应。干燥速度取决于表面气化速度和内部扩散速度。表面气化速度随周围空气温度及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加快,随空气中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减慢。而内部扩散速度则取决于挥发物的里表浓度差、物料的厚度及物料的结构。因此在烘干过程中应控制的主要因素为:烘箱温度、烘干时间、布面风速等。
(1)玻璃布的浸渍。对玻璃布浸渍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使玻璃布充分浸透树脂,胶层均匀并具有一定的含胶量。这是制备层压塑料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胶布的质量要求和便于浸渍操作,通常控制的主要因素是胶液的黏度和浸渍时间。此外对玻璃布的牵引张力和胶量控制装置(如挤胶辊的间隙)亦要做适当调节。
1)胶液黏度的控制胶液的黏度直接影响树脂胶液对布的浸透能力和表层的树脂含量。黏度过大,不易浸透;黏度过小,则含胶量偏低。通常用胶液的浓度和温度来控制其黏度。胶液的黏度用溶剂量来调节。黏度与其相对密度有关,由于测定比重较简便,故生产中多采用相对密度来控制胶液的浓度。用不同树脂胶液浸渍不同规格的玻璃布时,胶液的相对密度亦不同。所需胶布含胶量不同时,胶液的相对密度也不同。制备含胶量为30%~45%的环氧无碱玻璃胶布时,胶液相对密度控制在1.00~1.10。例如0.2mm厚无碱布,含胶量(33±3)%,环氧-酚醛(6:4)胶液相对密度1.06~1.08;0.1mm厚无碱布,含胶量(35±3)%,环氧-酚醛(6:4)胶液相对密度1.00~1.02。当胶槽内溶剂挥发,胶液相对密度增高时,应添加相对密度低0.01~0.02的稀胶液,并搅拌均匀。不要直接加溶剂。可采用带夹套的胶槽来保证胶液温度恒定在25~30℃。也可采用空调车间来保证温度恒定。
2)浸渍时间。即玻璃布在胶液中通过的时间。浸渍时间长有利于布的浸透,但生产效率降低。浸渍时间过短,则玻璃布不易被浸透。上胶量不足,影响胶布及层压塑料的质量。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www.epoxy-e.cn)专家介绍,通常玻璃布浸渍环氧胶液的时间控制在15~30s范围内。根据胶液黏度、玻璃布的厚度及织法等条件,通过试验合理选定。并由牵引速度和胶槽内液面高度来控制。
3)其他因素的控制牵引张力和胶量调节装置等对胶布含胶量及其均匀性的影响也很大。张力必须均匀。挤胶辊的间距要平行,大小合适。若用石蜡型润滑剂处理的玻璃布,则在浸胶前需高温去油后再用沃兰等进行表面处理。不仅麻烦,增加能耗,还使玻纤强度下降。已逐渐被淘汰。
(2)胶布的烘干。烘干的目的是除去溶剂、水分及挥发物,并使树脂轻度交联,使胶布具有一定的挥发物含量和不溶性树脂含量。浸胶玻璃布的干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包括表面挥发物的气化、内部挥发物向表面的扩散和树脂的轻度交联反应。干燥速度取决于表面气化速度和内部扩散速度。表面气化速度随周围空气温度及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加快,随空气中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减慢。而内部扩散速度则取决于挥发物的里表浓度差、物料的厚度及物料的结构。因此在烘干过程中应控制的主要因素为:烘箱温度、烘干时间、布面风速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