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mperometric enzyme electrodes

电流式酶电极
2) amprometric enzyme electrode

电流型酶电极
4) enzyme electrode

酶电极
1.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nzyme electrode in biofuel cell;

生物燃料电池酶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2.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glutamate in potassium glutamate injection by means of enzyme electrode;
酶电极法测定谷氨酸钾注射液中谷氨酸钾含量
3.
Research on sensor’s enzyme electrode for quick determination of metriphonate;

快速检测敌百虫浓度传感器酶电极的研究
5) micro-enzyme electrode

微酶电极
1.
Electropoly-pyrrole glucose micro-enzyme electrode;

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介体微酶电极
补充资料:酶电极
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属于敏化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是在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气敏电极)的敏感膜表面覆盖一层很薄的含酶凝胶或悬浮液而制成的,有的电极外面还有一种渗析膜。
1962年L.克拉克提出酶电极的原理,1969年G.G.吉尔伯特制成酶电极。80年代初,已用于测定尿素、葡萄糖、氨基酸、扁桃苷、青霉素、核苷酸、肌酸酐、胆甾醇、乙酰胆碱、谷酰胺、鸟嘌呤以及磷酸根、硫酸根、硝酸根等无机离子。
测量时,样品中待测的底物向膜层表面扩散,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物为离子选择性电极所响应,通过测定相应的电势即可求得样品中底物的浓度。以尿素电极为例,在尿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尿素发生下列水解反应:
生成的NH嬃用NH嬃-电极或氨气敏电极检出。
酶电极的优点是选择性好,测量速度快,使用方便,不破坏样品,特别是能用于生物溶液和活体组织中某组分的连续监控,将在生化研究和临床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962年L.克拉克提出酶电极的原理,1969年G.G.吉尔伯特制成酶电极。80年代初,已用于测定尿素、葡萄糖、氨基酸、扁桃苷、青霉素、核苷酸、肌酸酐、胆甾醇、乙酰胆碱、谷酰胺、鸟嘌呤以及磷酸根、硫酸根、硝酸根等无机离子。
测量时,样品中待测的底物向膜层表面扩散,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物为离子选择性电极所响应,通过测定相应的电势即可求得样品中底物的浓度。以尿素电极为例,在尿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尿素发生下列水解反应:
生成的NH嬃用NH嬃-电极或氨气敏电极检出。
酶电极的优点是选择性好,测量速度快,使用方便,不破坏样品,特别是能用于生物溶液和活体组织中某组分的连续监控,将在生化研究和临床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