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罗丹明B一β-环糊精衍生物
1)  Rhodamine B-(alkylamino)-cyclodextrin
罗丹明B一β-环糊精衍生物
2)  Rhodamine B derivatives
罗丹明-B衍生物
3)  Rhodamine derivative
罗丹明B衍生物
4)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β-环糊精衍生物
1.
Inclusion Mechanics between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and α-Cyclohexyl-Mandelic Aci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紫外光谱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与α-环己基扁桃酸的包结作用
2.
Inclusion between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and naproxen;
β-环糊精衍生物对萘普生对映体的包合作用
3.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β-cyclodextri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including carboxymethyl-β-cyclodextrin,ethylated-β-cyclodextrin,hydroxypropyl -β-cyclodextrin,Methyl-β-cyclodextrin.
β-环糊精及衍生物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及包合作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β-环糊精的特性以及β-环糊精衍生物羧甲基-β-环糊精、乙基化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及特性。
5)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β-环糊精衍生物
1.
Application of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as mobile phase additives on cellulose triphenylcarbamate chiral cohmm;
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流动相添加剂在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柱上的应用
2.
Application of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on cellulose tribenzoate chiral columns;
β-环糊精衍生物在纤维素三苯甲酸酯手性柱上的应用
6)  Cyclodextrin derivative
β-环糊精衍生物
1.
A kind of new cyclodextrin derivative (CD), 3-mono-O-(N-benzoyl-L-lactamyl)-heptakis(2,6-di-O-methyl)-β-CD was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capillary GC stationary phase.
合成一种新的 β-环糊精衍生物固定相 :3 -单 ( N-苯甲酰化 L-丙氨酸酰基 ) -七 ( 2 ,6-二-0 -甲基 ) -β-环糊精 ,考察了该种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性能 ,并与合成中使用的母体七 ( 2 ,6-二 -0 -甲基 ) -β-环糊精衍生物的气相色谱性能进行了比较。
2.
In this paper two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bis(6-O-butene diacid ester)- β-cyclodextrin (inhibitor Ⅰ) and bis[6-O-(3-deoxy citric ester)]- β-cyclodextrin(inhibitor Ⅱ) was used as the inhibitor of 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采用了双 - (6 -氧 -丁烯二酸单酯 ) - β-环糊精和双 [- 6 -氧 - (3-脱氧柠檬酸酯 ) ]- β-环糊精 2种 β-环糊精衍生物( 和 ) ,作为 α-羟丁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
3.
The effect of β cyclodextrin derivative such as bis(6 O fumaric ester) β CD, bis[6 O 3 ( deoxy citric ester)] β CD o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α naphthol, β naphthol, β naphthylamine were studied.
研究了双 - (6 -氧 -丁烯二酸单酯 ) -β-环糊精和双 [- 6 -氧 - (3-脱氧柠檬酸酯 ) ]-β-环糊精 2种β-环糊精衍生物对萘胺、萘酚荧光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衍生物对不同物质荧光特性的影响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 ,且衍生物自身具有荧光 ;并初步分析了引起荧光试剂荧光强度变化的原
补充资料:罗丹,A.
      法国雕塑家。1840年11月12日生于巴黎,1917年11月17日卒于默东。幼时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个普通职员,母亲为做鞋工人。罗丹14岁时考入图画学校学习,当时在这个学校工作的装饰雕刻家J.-B.卡尔波曾对罗丹起过启蒙作用。罗丹早年对绘画的兴趣曾大于雕刻,由于绘画费用太大,因而在图画学校毕业后进入动物雕刻家A.L.巴里门下深造。1864年,罗丹转到A.-E.卡里埃-贝勒斯工作室当助手,1871年协助卡里埃-贝勒斯为布鲁塞尔商会和比利时学院作装饰雕刻。1875年旅行意大利,米开朗琪罗的杰作使罗丹扩大了艺术视野,从此逐步脱离了学院派的表现程式。1877年到法国北部旅行,悉心研究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和雕刻,使他在艺术上获得长足进步,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方法。
  
  
  
  
  
  
  罗丹早期的代表作有《伤鼻梁的人》(1864~1875)、《青铜时代》(1876)、《施洗约翰》(1878)等。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罗丹结实的造型能力和富于思考的、独到的创作思维,特别在后两件作品中,他已摆脱了学院派的虚构和理想化的程式,赋予法国雕刻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和生活的激情。
  
  1880年,罗丹接受国家订件,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大门及西侧门框作浮雕装饰,罗丹从但丁的《神曲》得到启发,决定以《地狱篇》作题材,所以这一装饰大门的艺术构思又被称为《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共有186个人体,它们主要分布在3个部位:门框的三角形空间,门顶端的长方形框架,两扇大门上──门的一侧表现青春和情恋,另一侧表现地狱生活的悲惨和痛苦。罗丹构思的人体,几乎包括了他在1880年以后所作的许多重要作品,如《思想者》、《乌戈利诺和他的儿子们》、《吻》、《永恒的偶像》等。
  
  
  
  
  
  
  这个宏伟的工程,耗去了罗丹37年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包括当事者对罗丹的构思不能理解,经济上未予充分支持,直到罗丹去世,这个作品没有最后完成,但围绕这个构思的许多作品,是罗丹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
  
  1884年加莱城倡议,为纪念英法百年战争中为营救加莱城人民而自愿献身的英雄做纪念像。罗丹在设计过程中,把1人雕像发展为6人群像,作品称作《加莱义民》,以资纪念 6位义民的功勋和表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罗丹在这个纪念碑中没有沿用古典雕刻常用的综合象征的表现方式,而专注于事件的真实性与历史的具体性,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复杂的心理状态。罗丹第一次把心理刻画扩大到广场上大型纪念碑雕刻中去。他放弃了纪念碑群像雕刻常用的底座,而让6位英雄直接站在地面上。1886年纪念碑完成以后,罗丹的设计未被加莱市政府接受。直到1895年,才建立在加莱城广场。这座纪念碑的问世,使罗丹获得了世界声誉。1913年英国政府购买了《加莱义民》的复制品,并请罗丹亲往英国奠基,安置在英国国会大厦的旁边。
  
  1882年是雨果诞生80周年,法国文艺界提出为V.雨果塑造胸像,罗丹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在雨果逝世以后,罗丹又为巴黎先贤祠设计了雨果纪念像,刻画了伟大作家深远而痛苦的精神状态,表达了雨果从悲剧世界中看到人类未来的信念。
  
  1891年,罗丹接受了创作巴尔扎克纪念碑的任务。为塑造巴尔扎克,罗丹收集了大量资料,以大胆的构思,把巴尔扎克表现为身披睡衣,处于创作灵感来到时的昂首振奋状态,揭示了巴尔扎克内在的惊心动魄的力量。由于罗丹在纪念碑中全新的表现手法,在当时学院派的操纵下,文学家协会以多数票否决了罗丹的《巴尔扎克》设计稿。罗丹把呕心沥血创作的《巴尔扎克》送到巴黎自己的寓所。在1900年和1912年,美国和德国先后向罗丹表示愿用巨款购买这座纪念碑,罗丹都未答应,他认为《巴尔扎克》的第 1件原作应留在法国。只在罗丹逝世以后,在舆论的要求下,《巴尔扎克》的铸铜塑像才在巴黎竖起。
  
  
  
  
  
  
  罗丹曾为文艺界名人作过一系列肖像,如《达卢》、《波德莱尔》、《皮维斯·德夏瓦纳》、《肖伯纳》等。他作的妇女肖像也很有风采和特色。
  
  罗丹在逝世前一年,决定将自己的作品全部赠送给国家,现在收藏在巴黎的罗丹博物馆。
  
  罗丹一生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是一位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者,同时用多样的手法和新颖的构思,作了大量创造,极大地丰富了雕刻艺术的表现领域。他的创作对欧洲现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罗丹有创作经验和理论的著述《艺术论》传世,1973年北京出版有中译本。
  
  

参考书目
   D.韦斯著,姚福生、刘廷海译:《罗丹的故事》,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1982。
   William Harlan Hale, The World of Rodin, New York,197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