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您的位置: 首页 -> 词典 -> 4,4'-联吡啶-N,N'-二氧化物
1) 4,4'-Bipyridine-N,N '-dioxide
4,4'-联吡啶-N,N'-二氧化物
2) 2,2'-bipyridine N,N'-dioxide
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
3) 2,2' bipyridine N,N' dioxide
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
4) 2'-bipyridine N,N'-dioxide
2'-联吡啶-N,N'-二氧化物
5) 6,6'-dimethyl-2,2'-bipyridine N,N'-dioxide
6,6'-二甲基-2,2'-联吡啶-N,N'-氧化物
1.
The synthetic route of 4,4′-dinitro-6,6′-dimethyl-2,2′-bipyridine N,N′-dioxide was designed with the aim to satisfied the need of bifuncional chelates of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合成出发,设计了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螯合剂中间体4,4′-二硝基-6,6′-二甲基-2,2′-联吡啶-N,N′-氧化物的合成路线。
6) Pyridine-N-Oxide
N-氧化吡啶
1.
To Probe the Synthetic New Method of Pyridine-N-Oxide;
N-氧化吡啶合成新方法的探索
2.
4-Nitropyridine-N-oxide was synthesized with pyridine as original reactant through N-oxidation and nitration reactions, by using water as medium, tungstic acid and sulfuric acid as catalysts.
在N-氧化反应中,因用水作为反应介质,钨酸和硫酸为催化剂,不仅降低了反应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N-氧化吡啶的产率较高为96。
3.
In a Nation cationic membrane electrolytic cell, pyridine-N-oxide waselectro-oxidized by the electro-generated MnO_2 under the ultrasonic waves; the optimizedcondi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
在超声波槽中以Nafion阳离子交换膜为电槽隔膜,以MnSO_4-H_2SO_4为电解液,电生成纳米MnO_2,继而以MnO_2/Mn~(2+)为氧化媒介电合成N-氧化吡啶。
补充资料: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
国标编号 61896 CAS号 1910-42-5 分子式 C12H14Cl2N2 分子量 257.2 白色结晶;熔点 >300℃;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烃类;;稳定性:300℃分解,在强碱介质中(pH11以上)不稳定,二氯化物和二硫酸甲酯盐在酸性条件下都稳定,但可被碱水解;危险标记: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作除草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动物中毒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明显,症状有兴奋性增强、呼吸加快、步态不稳等。口服中毒病例,常由呼吸衰竭而死亡。人要口2g,轻度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肠胃炎狗经口47ppm×2年,无明显影响。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139~162mg/kg(大鼠经口);325mg/kg(兔经皮);人经口2g,轻度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肠胃炎。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250ppm×27日,开始肺部受损,后死亡。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NIOSH方法 5294) 产品分析采用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残留物分析采用比色法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0.1mg/m3 允许残留量:米0.1ppm,麦、杂谷、果实、蔬菜、薯类0.05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建议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或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彻底洗胃。或用2%碳酸氢钠反复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