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顺反结构
1)  Cis-trans structures
顺反结构
2)  Trans-cis isomerization
顺反异构
1.
Trans-cis isomerization of azobenzene and azobenzene polymers were presented.
综述了偶氮苯聚合物光学性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偶氮苯小分子及偶氮苯聚合物的顺反异构特性,讨论了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诱导双折射及双色现象形成机理及实验方法,分析了聚合物形态、聚合物分子结构对上述现象的影响。
3)  cis-trans isomerization
顺反异构
1.
The cis-trans isomerization of MR has been investigated, which shows the stability of azobenzoic acid derivatives.
一方面通过研究甲基红的顺反异构反应揭示偶氮苯羧酸衍生物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采用分子碎片组合计算方法构建出偶氮苯羧酸衍生物插层水滑石体系的理论模型。
4)  cis-trans isomerism
顺反异构
1.
Advances i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cis-trans isomerism;
顺反异构化过程及其机理
2.
This paper discusses cis-trans isomerism in pesticide molecules and associated structure-bioactivity relationships,with emphasis on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in cis-trans isomer synthesis and its mechanism,including photoisomerism,thermal isomerism,and catalytic isomerism.
在介绍了农药分子中存在的顺反异构化现象及顺反异构与农药生物活性的关系后 ,重点评述了顺反异构化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 ,其中包括光致异构化、热致异构化和催化异构化 ,并分析了顺反异构体分离和研究顺反异构化机理时存在的问题。
3.
AM1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the cis-trans isomerismtautomers(a-b) of 4-nitrophenylnitromethane and 4-bromophenylnitromethane by using 6-31G ** basis sets at Hartree-Fock level, electronic correlation effects are also considered through MP2/6-31G ** single-point energy calculations.
对 4-溴苯基氮酸甲酯的顺反异构体 (a -b)进行了HF/6- 31G 水平上的优化计算 ,并考虑电子相关效应 (RMP2 /6- 31G )对其能量进行了校正。
5)  cis trans isomerization
顺反异构
1.
The results not only confirm the 2 1A g nature of the excited states responsible for the cis trans isomerizations but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action spectra of the NRTP reactions correspond to the two photon allowed absorption bands.
顺反异构的双光子制御不仅证明了激发态的对称性质,而且给出了一种获得某些低荧光化合物双光子吸收光谱的新方法。
6)  Isomerization [ai,sɔmərai'zeiʃən]
顺反异构
1.
Process for preparing rich tran-chysanthemic acid (I) by isomerization and saponification of ethyl chrysanthemate has been studied.
研究了菊酸乙酯顺反异构、皂化制富反式菊酸的工艺条件。
补充资料: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的民主爱国运动。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日益高涨。5月4日,上海学生上街进行反对内战的宣传,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各校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即罢课抗议并到市政府请愿。9日,近2万名电车、汽车及丝织工人罢工游行,要求增加工资。15日,南京中央大学等校3000余人,赴教育部进行反内战请愿。16日,北京大学院系联合会提出“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北平各大学相继举行了罢课。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极为惊恐,于18日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游行示威。5月20日,京沪苏杭地区16个专科以上学校6000余名学生在南京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请愿游行,并向国民参政会请愿,遭到国民党宪兵、警察、特务的殴打,百余名学生被打伤,20多人被抓走。同日,平津学生也分别举行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活动,天津学生在示威中遭毒打,50余名学生被军警殴伤,造成震惊全国的五二○血案。血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迫害的口号,把运动推向新的阶段。上海、南京、天津、北平等60多个城市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举行罢课和上街游行示威。6月19日各地学生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了中国学生联合会。学生运动与工人、农民、市民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