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复方厄贝沙坦
1)  Irbesartan/Hydrochlorothiazide combination
复方厄贝沙坦
1.
Clinical intervention of Irbesartan/Hydrochlorothiazide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mplicating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 wave dispersion;
复方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其P波离散度的临床干预
2)  compound irbesartan tablets
复方厄贝沙坦片
1.
A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rbesartan ( 1 )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 2 ) in compound irbesartan tablets was established.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厄贝沙坦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 HPL C方法。
3)  irbesartan
厄贝沙坦
1.
Determination of Irbesartan Sustained Tablets by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厄贝沙坦缓释片的含量
2.
Study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Irbesartan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in Healthy Volunteers;
厄贝沙坦口腔崩解片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3.
Effect of Irbesartan on the level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厄贝沙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4)  Ibesartan
厄贝沙坦
1.
Influence on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 by use of Ibesartan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2.
Effects of ibesartan plus perindopril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3.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the ibesartan combining the Jiaweishengmaisan(加味生脉散)on the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加味生脉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
5)  Irbesartan Tablets
厄贝沙坦片
1.
Aim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Irbesartan Tablets and 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片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
6)  Irbesartan Capsules
厄贝沙坦胶囊
补充资料:坦嫩贝格战役
坦嫩贝格战役
坦嫩贝格战役

1914年8月28日,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发出了追击被打败的俄国第2集团军的命令。他在命令中将东普鲁士的一个小镇弗罗根瑙的名字用作该战役行动的名称,因为他的司令部当时就设在该镇。但是,他的高级参谋马克斯·霍夫曼上校认为,使用附近的坦嫩贝格镇的名字可能更为合适。鲁登道夫表示同意,他后来也对这个绝妙的想法大加赞扬。这样,这场被证明是“此次战争中任何一方都从未遭受过如此惨败”的战役就以坦嫩贝格战役闻名于世了。1410年,条顿骑士团在此几乎被立陶宛和斯拉夫的游牧部落全歼,而500年后的今天,德意志人给了俄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又赢回了荣誉。

在1914年的那场战争爆发前的许多年中,欧洲大国为了应付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已经制订、修改和批准了种种计划。在这些计划中,最有远见的当然是由伯爵冯·施利芬将军在他任德军总参谋长时制订的计划。但是,他的计划却被接替他的负有盛名的冯·毛奇上将作了破坏性的修改,这对协约国来说是件幸事。施利芬的计划是一个两线作战的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主攻,同时在东线进行牵制行动,直到对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进攻取得全胜,才对俄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法俄联盟从1892年起就有了,从那时起到1913年最后一次会议召开,两国的总参谋部起草、交换和修改了一系列计划。法国人煞费苦心地想使眼睛紧紧盯着奥匈边境的俄国人相信,他们的主要敌人是德国人,打败了它,奥地利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了。首先在西线打败德国人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俄国人应该对德国构成足够的威胁,以便把德国军队牵制在东部边界上。俄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也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俄国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发布动员令后部队的组建问题。他们发现,要在动员后的15天之内就把部队集结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交通条件很差,而且部队最近刚刚经过整编;何况,这已经比原定的时间提前了12天。法军在动员后的第11天才能够出发,而德国人要快些,这样,对西线的法军来说,他们的动员时间与德军的动员时间存在着危险的差距。为了援助他们的盟国——这是他们当时和后来都很明确的事情——俄国人在动员后制订的计划中,同意用2个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对德军发动进攻。俄国人还同意组成1个新的集团军,该集团军将在适当的时候(8月底之后才能准备就绪)调动到第2集团军的左侧,以便向柏林挺进。

这2个集团军将组成西北方面军,由日林斯基将军指挥,司令部设在比洛斯托克。第1集团军由伦南坎普夫将军指挥,将在马祖里湖以北向前推进,迂回到敌人的左侧;第2集团军由萨姆索诺夫将军指挥,将在马祖里湖以南向前推进,切断并消灭马祖里湖与维斯瓦河之间的德国军队。

战役开始的时候,俄国第1集团军由3个军(第3、4和20军)组成,并得到5个骑兵师和第5步兵旅的支援。第2集团军由6个军(第1、2、6、13、15和23军,前2个军后来调到第1集团军)组成,并得到3个骑兵师和第1步兵旅的支援。这2个集团军的兵力分别是20万和25万,他们在数量上已大大超过了与他们对峙的德国第8集团军。但是,俄军在战前完全缺乏作战准备,这是这次战役中的决定因素之一。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讨论。

除人数外,德国军队在各方面都要强于俄国军队。德军由冯·普里特维茨将军指挥,下辖4个军(第11、17和20军以及1个预备军)以及各种守备部队和第1骑兵师。艾恩赛德将军估计,他们与俄军的兵力对比是:步兵为1:1.7,骑兵为1:2.7,处于劣势。

这种数量上的劣势,因德军出色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而得到充分的弥补。

德国第8集团军有四位杰出的高级军官,他们在稳重的第二任司令兴登堡将军的领导下,共同夺取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