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ssula subnigricans

亚稀褶黑菇
1.
Protective efficacy of Lingzhi decoction on acute renal injury caused by russula subnigricans in rats;
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poisonous mushrooms led to death were mainly Amanita fuliginea and Russula subnigricans.
结果 在这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中 ,中毒人数93人 ,死亡 16人 ,死亡者主要集中在 15岁以下和 5 0岁以上年龄组 ,占 13人 ,说明年龄小和年龄大的中毒者对蘑菇毒素的抵抗力明显低于身强体壮的中青年人 ;导致中毒死亡主要由两类蘑菇所引起 ,一类是鹅膏菌 ,主要由灰花纹鹅膏菌所引起 ,病程长 ,具有潜伏期 ;一类是红菇属 ,主要由亚稀褶黑菇所引起 ,发病快 ,病程短。
2) 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

亚稀褶黑菇
1.
The Effects of 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 on the Ultrastructure of Mouse Liver and Kidney Cells;
亚稀褶黑菇对小白鼠肝肾超微结构的影响
2.
Intoxication caused by 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 was investigated in ChaLi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茶陵县亚稀褶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 ,获得了详尽的临床资料 ,并通过分析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 ,首次探讨了亚稀褶黑菇的中毒机理。
3) 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 mycelium

亚稀褶黑菇菌丝体
4) Russula densifolia

密褶红菇
5) Lactarius hygrophroides Berk.& Curt

褶乳菇
补充资料:稀褶黑菇
稀褶黑菇Russulanigricans(Bull.)Fr.老鸦菌、大叶火炭菇(广西)、格绕(西藏)、火炭菇(福建)、菌子王(江西)、猪仔菌(四川)
中文学名稀褶黑菇
拉丁学名Russulanigricans(Bull.)Fr.
中文别名老鸦菌、大叶火炭菇(广西)、格绕(西藏)、火炭菇(福建)、菌子王(江西)、猪仔菌(四川)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红菇科>红菇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较大。初期污白色,后变黑褐色。菌盖直径可达15cm,扁半球形,中部下凹,表面平滑,老后边缘有不明显的条纹。菌肉污白色,受伤处开始变红色,后变黑色,菌肉较厚。菌褶宽,稀而薄,污白色,直生后期近凹生,不等长,褶间有横脉。菌柄粗壮,长3-8cm,粗1-2.5cm,初期污白色,后变黑褐色,内部实心,脆。孢子近球形,具疣及网纹,7.5-8.7μm×6.3-7.5μm。褶侧囊体棒状,37-56μm×5-9μm。
图例
图742稀褶黑菇:1.子实体,2.孢子,3.褶侧囊体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成群或分散生长。
分布地区吉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贵州湖北湖南
经济用途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采食,但在广西、江西等地发生过中毒。食后恶心、呕吐、腹部剧痛、流唾液、筋骨痛或全身发麻,神志不清等。中毒严重者有肝肿大、黄疸等、导致死亡。可药用。福建民间用来治疗痢疾,制成“舒筋丸”,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60。与云杉、黄杉、栎、山毛榉等树木形成菌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