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olymer-metal complex

高分子金属络合物
1.
The appearance of enzymatic polymer-metal complexes accela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catalytic chemistry.
模拟酶的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出现,给人们指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新途径。
3) polymer metal complex

高分子金属络合物
1.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olymer metal complex cataysts was outlined.

简述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发展历史。
2.
Based on this polymeric ligand,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shows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ordinary metal complex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the class and synthesis of PMC are presented.
介绍了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的种类、合成 ,主要综述了高分子金属络合物不同于低分子络合物的催化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磁性以及作为催化剂、光学材料、电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
4) polymer-platinum complex

高分子铂金属络合物
5) 8-Hydroxyquinoline metal chelates-containging polymers

含有8-羟基喹啉金属螯合物的高分子
6) thermolysis of polymer-metal complex

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热解法
1.
CoCr_2O_4 nanocrystals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about 12nm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rmolysis of polymer-metal complex in vacuum and subsequent oxidation in air.
通过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热解法制备了CoCr2O4纳米晶,并对它的表面微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
补充资料:分子氮络合物
两个氮原子以分子氮形式与金属络合而成的化合物(见配位化合物)。氮分子的化学性质比较迟钝,不易与许多化学试剂发生反应。1965年人们发现六氨合钌(Ⅲ)可以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Ru(NH3)5N2]2+,验明是两个氮原子以分子氮形式与钌原子络合而成,从此开始研究分子氮与过渡金属形成的络合物。
氮分子的电子构型与一氧化碳的电子构型很相似,氮分子络合的金属化合物很少,羰基金属种类很多,这是因为氮分子的三键比一氧化碳的三键稳定,只是在过渡金属(见过渡元素)处于低价状态,有较强的π反馈情况下,M-N匉N 键才能得到稳定(图1)。
分子氮络合的金属一般为ⅣB到ⅦB族的过渡金属。一般分子氮络合物不稳定,低价金属容易被还原,络合物上的氮分子容易游离。最常见的络合方式是端基一头络合,还有两头络合;较少见的是侧基络合和双侧络合。为了稳定低价过渡金属,需要有其他配位体同时存在,如膦、双膦、环戊二烯基、羰基苯等。
分子氮络合物中的氮的活化程度常以其红外光谱特征波数的多少来衡量。氮在游离分子 N呏N 中的键距为1.0976埃,红外伸缩波数为2000~2200厘米-1。分子氮被络合后,键距拉长,伸缩波数变小,键距为1.35埃,红外伸缩波数最低可到1600厘米-1。
分子氮络合物的合成方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法是先制得有其他配位体络合的金属,然后与分子氮作用。这个方法接近于固氮酶在细胞内的固氮过程。自然界中发现的固氮酶的辅基含有铁、钼、硫等,它们能在常压下把氮分子结合起来,然后在细胞环境条件下把氮还原成氨。许多合成的分子氮络合物难以达到这后一过程,即一旦形成分子氮络合物,金属对氮的活化作用便不够,遇到还原条件,氮依然以分子状态逸出,或者分子氮络合物被还原成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肼或氨,而金属丧失了再与氮络合的可能。因此,人工合成的分子氮络合物不能作为催化过程的中间体,不能进行催化固氮的反应。例如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锆的分子氮络合物[(C5Me5)2ZrN2]2N2(图2 )的分子氮用两种方式与锆结合,一种是两头端基络合,另一种是单头端基络合。这个分子氮络合物与质子酸反应,只有两个氮分子被还原成肼,其余以氮气形式逸出。
一些分子氮络合物可由重氮化合物或其他含氮化合物经化学反应而间接制得,例如,双三苯基膦氢氯合钌RuHCl(PPh3)2是先通过硼烷重氮盐反应,制得含有Ru-N匉N-B键的分子氮络合物,然后间接制得。它们是一些比较稳定的化合物,N匉N键的红外伸缩波数为2147厘米-1,不易释放出氮气。
此外还有一些分子氮与金属晶体的络合物,例如镍络氮Ni(N2)x,其氮分子基本保持原有分子氮的性质,不属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范围。
参考书目
W. E. Nenton, Nitrogen Fixation, Kirk-Othmer,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3rd ed.,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1.
氮分子的电子构型与一氧化碳的电子构型很相似,氮分子络合的金属化合物很少,羰基金属种类很多,这是因为氮分子的三键比一氧化碳的三键稳定,只是在过渡金属(见过渡元素)处于低价状态,有较强的π反馈情况下,M-N匉N 键才能得到稳定(图1)。
分子氮络合的金属一般为ⅣB到ⅦB族的过渡金属。一般分子氮络合物不稳定,低价金属容易被还原,络合物上的氮分子容易游离。最常见的络合方式是端基一头络合,还有两头络合;较少见的是侧基络合和双侧络合。为了稳定低价过渡金属,需要有其他配位体同时存在,如膦、双膦、环戊二烯基、羰基苯等。
分子氮络合物中的氮的活化程度常以其红外光谱特征波数的多少来衡量。氮在游离分子 N呏N 中的键距为1.0976埃,红外伸缩波数为2000~2200厘米-1。分子氮被络合后,键距拉长,伸缩波数变小,键距为1.35埃,红外伸缩波数最低可到1600厘米-1。
分子氮络合物的合成方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法是先制得有其他配位体络合的金属,然后与分子氮作用。这个方法接近于固氮酶在细胞内的固氮过程。自然界中发现的固氮酶的辅基含有铁、钼、硫等,它们能在常压下把氮分子结合起来,然后在细胞环境条件下把氮还原成氨。许多合成的分子氮络合物难以达到这后一过程,即一旦形成分子氮络合物,金属对氮的活化作用便不够,遇到还原条件,氮依然以分子状态逸出,或者分子氮络合物被还原成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肼或氨,而金属丧失了再与氮络合的可能。因此,人工合成的分子氮络合物不能作为催化过程的中间体,不能进行催化固氮的反应。例如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锆的分子氮络合物[(C5Me5)2ZrN2]2N2(图2 )的分子氮用两种方式与锆结合,一种是两头端基络合,另一种是单头端基络合。这个分子氮络合物与质子酸反应,只有两个氮分子被还原成肼,其余以氮气形式逸出。
一些分子氮络合物可由重氮化合物或其他含氮化合物经化学反应而间接制得,例如,双三苯基膦氢氯合钌RuHCl(PPh3)2是先通过硼烷重氮盐反应,制得含有Ru-N匉N-B键的分子氮络合物,然后间接制得。它们是一些比较稳定的化合物,N匉N键的红外伸缩波数为2147厘米-1,不易释放出氮气。
此外还有一些分子氮与金属晶体的络合物,例如镍络氮Ni(N2)x,其氮分子基本保持原有分子氮的性质,不属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范围。
参考书目
W. E. Nenton, Nitrogen Fixation, Kirk-Othmer,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3rd ed.,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