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青年人
1)  Middle-young people
中青年人
1.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morrheology and socio-psychology of middle-young people with pharyngeal abnormal sense, 486 patients with pharyngeal abnormal sense were stated and analysed in distribution of age groups.
结果 :咽部异感症多发生于 30~ 40岁中青年人 ,以女性多见 ,其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
2)  Chinese middle-aged adults
中青年人群
3)  young and middle-aged higher-post personnel
中青年高职人员
1.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atent capacity of university higher-post personnel, especially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higher-post personnel in scientific research.
通过对高校科研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挥高校高职人员,特别是中青年高职人员科研潜能的对策。
4)  Cultivation of the Skilled Personnel
中青年人才培养
5)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scientifi and technical workers
中青年科技人员
6)  the young and the middle-aged
城市中青年人
补充资料:"愤怒的青年"
      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能得到改革。1945年工党执政,没有实现人民的这一愿望,而是推行"福利国家"政策。1951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仍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政治改革却成泡影,因此引起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些小说和剧本愤怒地攻击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统治集团和教会,对因推行"福利国家"政策而造成的单调的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出身于工人阶级或社会的中下层,以本阶级的举止行动为荣。这些作家彼此之间并不相识,但是他们的观点与感情是一致的。
  
  首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攻击,因此,这一剧本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人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愤怒的青年"成为50年代文学中占优势的力量。怀有这种"愤怒"的作家还有:小说家约翰·布莱恩,他的成名作是《向上爬》(1957);工人小说作家艾伦·西利托以长篇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著称;剧作家伯纳德·科普斯曾写《斯特普尼·格林的村庄》(1956)一剧;工人出身的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以剧本《鸡汤加大麦》(1958)蜚声剧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