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ld fruit
					
	
					
				
				
	
					
				野果
				1.
					Nutrient element study of the wild fruits of Rosa L. in the Babieshan mountainous areas of western Anhui Province;
						
						皖西大别山区产几种蔷薇属野果营养成分研究
					2.
					The wild fruit resource of Aaihanba forest park in Hebei;
					
					
						
						
					
						河北省塞罕坝森林公园野果植物资源
					3.
					It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thesis that there are plenty of wild fruit plant resources in Dabieshan region.
						
						首次报道了该地区有野生食果资源植物46科、96属、201种(含1亚种、17变种、1变型),并对每种野果分布、数量、食用方法及其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借鉴。
					
					3)  Poisonous wild fruit
					
	
					
				
				
	
					
				有毒野果
			
					4)  wild fruit tree
					
	
					
				
				
	
					
				野生果树
				1.
					The wild fruit tree resources in the J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and its characteristic;
					
					
						
						
					
						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果树资源及其特点
					2.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fruit tree in Guizhou province;
					
					
						
						
					
						贵州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3.
					A total of 23 families,37 genera and 109 species of wild fruit trees are accounted for Wenling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besed on past data and present investigation made in 2005.
						
						调查表明,温岭市共有野生果树109种,隶属于23科37属,包括可直接作果品食用、加工成各种果品食用和可作栽培果树育种材料等资源。
					
					5)  Wild Fruit Trees
					
	
					
				
				
	
					
				野生果树
				1.
					Study on the Wild Fruit Trees Species Resource in Gansu;
					
					
						
						
					
						甘肃野生果树物种资源研究
					2.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fruit trees in Ningxia;
					
					
						
						
					
						宁夏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初报
					3.
					Germplasm resource of wild fruit trees in main forestry regions and natured reserves of Gansu province were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通过对甘肃各主要林区、保护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表明:甘肃野生果树资源丰富,有312种和46变种(变型),隶属于32科、70属。
					
					6)  wild fruits
					
	
					
				
				
	
					
				野生果树
				1.
					Hunan province has rich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fruits.
					
					
						
						
					
						作者根据多年来采集的标本和调查研究,初步查明湖南有野生果树植物162种,分属于21科,42属。
					2.
					There are excellent natural conditions and abundant resources of wild fruits in the region .
						
						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丰富。
					补充资料:新疆野果林
		      新疆野果林有6个类型:野苹果林、野杏林、野核桃林、野扁桃林、野李群系、野樱桃群系。已划为自然保护区的有3处:新源野苹果保护区、巩留野核桃保护区、裕民野巴旦杏(或野扁桃)保护区。新疆野果林的共同特点是:要求较耐阴的温和湿润气候,具有海洋性落叶阔叶树种特征,树种多为第三纪阔叶林的孑遗,主要分布于伊犁谷地及塔城盆地。分布地区的气候条件正好满足上述生境条件的要求:东、西、北三面有高山,阻挡了北方寒冷气流和南方干热空气的侵袭,向西开口则迎来湿润的西风气流,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海拔多为1100~1600米,冬季位于山地逆温层内,无严重冻害。以新源(928米)为例,1月均温-8.1℃,极端最低温-25℃。野果林所在的低山带,冬季气温均高于新源。野果林多分布于低山北坡及荫蔽的宽谷。霍城至伊宁虽在南坡,但集中于支沟中的北坡,南坡很少形成纯林。
  
①新源野苹果保护区。新疆野苹果通称塞威氏苹果,为稀有树种。主要分布于巩留至新源的南部低山,霍城至伊宁的北部低山亦有,与哈萨克斯坦中亚山地野苹果林相连。新源野苹果保护区位于那拉提山北坡科克萨依,1960年建立野苹果林场,1981年建立保护区。保护区海拔1000~1600米,土壤为黄土。成年树高8~12米,最高18米,百年生的大树胸径80厘米以上,根系发达,可深入土层6~7米。一般5月开花,8~9月成熟。良好生境的果径7~8厘米,味酸甜,果实含糖量9%,含酸量0.2%。一般认为中亚野苹果为现代栽培苹果发源地之一,为欧洲及美国栽培苹果的原始种。维吾尔语及中亚一带称苹果了阿勒马,如霍城县境霍尔果斯河东岸的阿里马里,就是元代察合台汗国都城遗留的地名;又如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木图,原意为苹果之父,均反映伊犁河流域苹果栽培历史悠久。
  
②巩留野核桃保护区。野核桃主要分布于巩留城南20公里的4条支沟(亦称核桃沟),海拔1300~1500米,偶亦到1700米,面积约200公顷。1961年调查时,有核桃2000株,结实树占1/3,以后成立野核桃林场,1982年建立保护区。伊宁县境科古琴山南坡也有小片野核桃。野核桃分布区较窄,说明其生境选择比苹果严格。野核桃于5月下旬开花,9月果实成熟,座果率高,一般着生3~4个,最多有6个簇生,高产树每株产干果实75~150千克。核果较小。但核仁含油率、蛋白质及糖分较高,壳薄易取全仁。野核桃为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10~15米,寿命长,保护区内有不少200多年的大树。
  
③裕民野巴旦杏(即野扁桃)保护区。野扁桃为速生抗旱油料植物,起源于中亚第三纪始新世,为第四纪冰期孑遗植物,仅见于海拔800~1300米局部较温暖湿润的地区,呈不连续的岛状分布。裕民县境巴尔勒克山一片,1981年划为保护区,面积约0.08万公顷,实际分布面积约一半。塔城北部塔尔巴哈台山及裕民东部也有小片分布。生境年均温5~6.5℃,7~8月份月均温20~22℃,1月份-10℃左右,极端最低温-35℃,年降水量400~600毫米。4月下旬~5月中旬为花期,7月下旬开始成熟。纯林野扁桃每公顷2.55万余株,产果1.3~2.6吨。种仁含油51%,其中80%为人体所需的油酸,故列为高级食用油。油渣含蛋白质28%,可食用或作高级饲料。种仁亦可代替苦杏仁作药用。野扁桃可作桃、李、扁桃等果树的抗寒矮化砧木。南疆扁桃(巴旦杏)耐低温为-20℃,用野扁桃作砧木嫁接后能耐-28℃严寒。野扁桃放叶早,落叶晚,花色深红,秋叶鲜红,可作绿化观赏,亦可作防护林的矮生配置树种。
  
④野杏林。新疆野杏与栽培杏均为普通杏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伊犁谷地海拔1100~1400米的低山,常与野苹果林共存,有的已栽培驯化成为产杏区。野杏生境与野苹果略有不同,伊宁县境南坡因光热条件好,能形成纯林;新源县境北坡多在野苹果之上,纯林不多。野杏能适应瘠薄及石质地,也能稍耐盐渍土。树高一般3~5米,5月初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自然更新力强,但由于过度放牧及人为破坏,野杏天然更新已受到很大影响。
  
⑤野李与野樱桃。野李即樱桃李,仅分布于伊犁地区西部霍城县境的大西沟、 小西沟的宽谷河岸, 海拔1200~1300米,仅有小面积的纯林。野樱桃即天山樱桃,呈灌木状,分布于伊犁、塔城地区海拔1100~1500米的低山,能形成纯林。
         
		
		①新源野苹果保护区。新疆野苹果通称塞威氏苹果,为稀有树种。主要分布于巩留至新源的南部低山,霍城至伊宁的北部低山亦有,与哈萨克斯坦中亚山地野苹果林相连。新源野苹果保护区位于那拉提山北坡科克萨依,1960年建立野苹果林场,1981年建立保护区。保护区海拔1000~1600米,土壤为黄土。成年树高8~12米,最高18米,百年生的大树胸径80厘米以上,根系发达,可深入土层6~7米。一般5月开花,8~9月成熟。良好生境的果径7~8厘米,味酸甜,果实含糖量9%,含酸量0.2%。一般认为中亚野苹果为现代栽培苹果发源地之一,为欧洲及美国栽培苹果的原始种。维吾尔语及中亚一带称苹果了阿勒马,如霍城县境霍尔果斯河东岸的阿里马里,就是元代察合台汗国都城遗留的地名;又如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木图,原意为苹果之父,均反映伊犁河流域苹果栽培历史悠久。
②巩留野核桃保护区。野核桃主要分布于巩留城南20公里的4条支沟(亦称核桃沟),海拔1300~1500米,偶亦到1700米,面积约200公顷。1961年调查时,有核桃2000株,结实树占1/3,以后成立野核桃林场,1982年建立保护区。伊宁县境科古琴山南坡也有小片野核桃。野核桃分布区较窄,说明其生境选择比苹果严格。野核桃于5月下旬开花,9月果实成熟,座果率高,一般着生3~4个,最多有6个簇生,高产树每株产干果实75~150千克。核果较小。但核仁含油率、蛋白质及糖分较高,壳薄易取全仁。野核桃为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10~15米,寿命长,保护区内有不少200多年的大树。
③裕民野巴旦杏(即野扁桃)保护区。野扁桃为速生抗旱油料植物,起源于中亚第三纪始新世,为第四纪冰期孑遗植物,仅见于海拔800~1300米局部较温暖湿润的地区,呈不连续的岛状分布。裕民县境巴尔勒克山一片,1981年划为保护区,面积约0.08万公顷,实际分布面积约一半。塔城北部塔尔巴哈台山及裕民东部也有小片分布。生境年均温5~6.5℃,7~8月份月均温20~22℃,1月份-10℃左右,极端最低温-35℃,年降水量400~600毫米。4月下旬~5月中旬为花期,7月下旬开始成熟。纯林野扁桃每公顷2.55万余株,产果1.3~2.6吨。种仁含油51%,其中80%为人体所需的油酸,故列为高级食用油。油渣含蛋白质28%,可食用或作高级饲料。种仁亦可代替苦杏仁作药用。野扁桃可作桃、李、扁桃等果树的抗寒矮化砧木。南疆扁桃(巴旦杏)耐低温为-20℃,用野扁桃作砧木嫁接后能耐-28℃严寒。野扁桃放叶早,落叶晚,花色深红,秋叶鲜红,可作绿化观赏,亦可作防护林的矮生配置树种。
④野杏林。新疆野杏与栽培杏均为普通杏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伊犁谷地海拔1100~1400米的低山,常与野苹果林共存,有的已栽培驯化成为产杏区。野杏生境与野苹果略有不同,伊宁县境南坡因光热条件好,能形成纯林;新源县境北坡多在野苹果之上,纯林不多。野杏能适应瘠薄及石质地,也能稍耐盐渍土。树高一般3~5米,5月初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自然更新力强,但由于过度放牧及人为破坏,野杏天然更新已受到很大影响。
⑤野李与野樱桃。野李即樱桃李,仅分布于伊犁地区西部霍城县境的大西沟、 小西沟的宽谷河岸, 海拔1200~1300米,仅有小面积的纯林。野樱桃即天山樱桃,呈灌木状,分布于伊犁、塔城地区海拔1100~1500米的低山,能形成纯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