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九眼独活
1)  Araliae cordatae Thunb
九眼独活
1.
biserrata Shan et Yuan and Araliae cordatae Thunb were showed obviously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目的对甘肃产三种独活品种:独活(栽培)、牛尾独活、九眼独活进行镇痛、抗炎活性的比较研究。
2)  Aralia fargesii
龙眼独活
1.
A New Diterpenoid from Aralia fargesii;
龙眼独活中的一个新二萜成分(英文)
3)  A. houheensis
后河龙眼独活
4)  Unique eye
独眼
1.
Clinical observation for unique eye cataract surgery of 28 cases
独眼白内障手术28例临床分析
5)  Duhuo
独活
1.
Identification of Guizhi, Duhuo, Weilingxian in Orthopedic Lotion by TLC;
骨科洗剂2号方中桂枝、独活、威灵仙的薄层色谱鉴别
2.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50 cases Dizziness with Egg Boiled with Duhuo and Xianhecao as well as 654-2;
鸡蛋煎独活和仙鹤草及合用654-2片治疗眩晕症50例观察
3.
Duhuo′s Effect on the Positioning Navigation Ethology of the AD Model Rat
独活对AD模型大鼠定位航行行为学的影响
6)  Angelica pubescens
独活
1.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s of Angelica pubescens;
中药独活化学成分的研究
2.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sm delaying the brain aging process by Angelica pubescens and its alcohol extractive;
独活及其醇提物延缓脑老化机制的实验研究
3.
Based upon free radicals and inflammation theory on senescense, this study further researches the mechanism in delaying the brain aging process by Angelica pubescens and its extractive.
探讨独活及其醇提物延缓脑老化的自由基和免疫炎症方面的作用机制 ,为延缓机体衰老提供实验依据。
补充资料:九眼桥
九眼桥
九眼桥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九眼桥一带是热闹的水码头,要从水路出成都下重庆,都得从这里搭船启程。而从外地水路运来的货物,也得在这里上岸。

码头因木柴而兴

九眼桥水码头在锦江南岸,也就是白塔寺前面的河滩上。每天天刚亮,密密麻麻的船就停泊在那里,准备上乐山。船老板们都坐在船头吹牛摆条,或到岸边的小茶铺子喝茶。早晨的水码头,有点冷清。我所在的小酒馆也没什么生意,但到了下午,码头就热闹起来了,下苦力卸货的搬夫、拉黄包车的车夫、卖小吃的贩子都聚集在这里,从岸边下到码头的小路人挤人。如此热闹的原因,是因为装满青木冈木的船都从乐山回来了。

当时的成都,还不兴烧煤,老百姓都用木柴烧火做饭,木柴需求量很大。乐山、峨边、洪雅一带,盛产青木冈木、松木,当地人要把木头卖出来,必须从水路把木头运到成都销售,因而成就了九眼桥的繁华。

船老板的货到后,船夫的工作就算完了,他们三三两两地上岸,到茶铺子喝茶,到酒馆喝酒。而船老板就大声吆喝着:“搬货了!”立刻就有膀大腰圆的下苦力人围了上来,船老板用很低的价格雇用他们把木柴搬出船,下到岸边,送到沿河街道上的柴铺子里。

九眼桥附近的水津街、水井街、黄伞巷等,有很多柴铺子,一间连一间。柴铺子的老板们常来我所在的酒馆喝点小酒,跟我还比较熟。虽然他们吃饭一般只点盘盐花生,打二两酒,连肉也舍不得吃,但他们个个都颇有家财。柴铺子老板都不出门卖柴,每天翘着脚等买主上门,很是悠闲,他们通常还把木柴拿给二道柴贩子卖。

二道贩子大部分是乐至、安岳来的穷苦人,黄伞巷的烂房子里住了很多。他们从柴铺子老板那里拿到几捆柴,就泡点水使木柴发涨,这样看起来多些,然后在木柴外涂点泥巴,分成更多捆,拿到城里去卖给住家户,从中吃点利润。这些“猫腻”,外行人并不知道。跟着柴生意而兴起的,是棺材生意。双槐树街一带,是老成都著名的棺材一条街,专卖棺材板。这些铺面没有招牌,没有小工,平日里少有人问津。没有个丧事,一般人也绝少来到这里。

码头上的穷苦人

但是,在九眼桥水码头发家致富的,只能是些有财力的老板,下苦力的人在这里很是悲惨。那些搬货、拉车的人,劳累一天赚的钱,基本只够果腹,偶有多余的钱,或者用于喝酒、或者用于赌博,更多的人拿血汗钱来吃大烟(鸦片)。九眼桥附近,只有最低等的烟馆,这些烟馆设在破烂的木房子里,里面是个通铺,别无他物。不像春熙路上的高档烟馆,有女子为客人裹烟捶背。在九眼桥讨生活的苦力人衣衫破烂,挤在一起吃鸦片。即便有生意上门,他们都还要在里面把瘾过足了,才出去干活。这些人一旦吃烟上瘾太深,就没有力气拉车或搬货,最终成为“桥洞客”。

老九眼桥有九个桥洞,最边上的一个桥洞因为长期淤积河泥,渐渐高离了河面。乞丐、流浪汉、暂时找不到活路的穷苦人,都住在这里,当上“桥洞客”。这里整天臭气熏天,肮脏无比,有时路过,就能看见一张破草席下盖着一个人,露出两只枯瘦的脚,实在惨不忍睹。桥洞中如此,桥上也是如此。九眼桥上,是旧成都的“人市”。闲暇时,我常到桥上逛逛,这里都是穷人家卖儿卖女的地方,成都的富人家需要书童、马夫、老妈子,都到这里来选。我曾看见一个乡下老头子,一边“呜呜”地哭,一边牵个小女孩在桥上走。那女孩的脖子后,插着个“草标”。那老头把女孩卖给个公馆的人后,用卖得的钱卖了个锅盔递在女孩手里,又哭着下了桥。这样的场面,在九眼桥上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端午龙舟会

九眼桥水码头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农历五月五。一到这天,城里的人都赶到东门看赛龙舟。这活动,自然是当时成都有头脸的大人物们筹办起来的。这些军政界的要人,也都借端午这个名头出来游乐一番。

平日里停在水码头的船都变了摸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