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enzimidazol carbamate drugs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
1.
Now it is not clear abou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benzimidazol carbamate drugs on helminths, an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heory, one is tha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se drugs is probably inhabiting the complex of fumaric reductase complex, another is that these drugs can combine the tubule of helminths and interfere with the form.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抗寄生虫防治药,是许多寄生蠕虫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2) benzimidazole carbamate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药物
3) Panacur

5-苯硫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
4) Synanthic

5-苯亚砜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
5) 2-Benzimidazole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甲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酯
6) Methyl (5-mercapto-1H-benzimidazol-2-yl)carbamate

(5-巯基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补充资料:甲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酯
分子式:C9H9N3O2
分子量:191.18
CAS号:10605-21-7
性质:白色结晶。熔点302-307℃(分解)。24℃时,在pH=4的水中溶解度为29mg/L,pH=7的水中为8mg/L,乙醇中为300mg/L,苯中为36mg/L,二氯甲烷中为68mg/L。
制备方法:多菌灵的合成方法有多种,我国采用氰胺化钙法,即由氰胺化钙(石灰氮)与水制取氰胺氢钙,过滤分离出产生的氢氧化钙及残渣(也可以不先过滤,利用氢氧化钙作为后面工序的脱酸剂,在合成氰胺基甲酸甲酯后再过滤,这称为后过滤法;此法分离的残渣含有毒的有机杂质),然后将氰胺氢钙溶液与氯甲酸甲酯在氢氧化钠存下进行反应,生成氰胺基甲酸甲酯溶液,再与邻苯二胺缩合得到多菌灵。
用途:多菌灵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原为是杀菌剂苯菌灵的中间体,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67年开发。稍后,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分别独立发现了多菌灵的杀菌性质。在70年代中期,中国和德国先后实现工业生产,目前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内吸杀菌剂品种。有于防治三麦赤霉病、禾谷类黑穗病、棉花苗期病害、油菜菌核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甜菜褐斑病等。多菌灵可被植物吸收并经传导转移到其他部位,干扰病菌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其生长。它的杀菌谱较广,通常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使用,作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用于防治粮、棉、油、果、蔬菜、花奔的多种真菌病害,还可用于水果的保鲜。多菌灵作为工业用杀菌剂也有许多报道。
分子量:191.18
CAS号:10605-21-7
性质:白色结晶。熔点302-307℃(分解)。24℃时,在pH=4的水中溶解度为29mg/L,pH=7的水中为8mg/L,乙醇中为300mg/L,苯中为36mg/L,二氯甲烷中为68mg/L。
制备方法:多菌灵的合成方法有多种,我国采用氰胺化钙法,即由氰胺化钙(石灰氮)与水制取氰胺氢钙,过滤分离出产生的氢氧化钙及残渣(也可以不先过滤,利用氢氧化钙作为后面工序的脱酸剂,在合成氰胺基甲酸甲酯后再过滤,这称为后过滤法;此法分离的残渣含有毒的有机杂质),然后将氰胺氢钙溶液与氯甲酸甲酯在氢氧化钠存下进行反应,生成氰胺基甲酸甲酯溶液,再与邻苯二胺缩合得到多菌灵。
用途:多菌灵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原为是杀菌剂苯菌灵的中间体,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67年开发。稍后,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分别独立发现了多菌灵的杀菌性质。在70年代中期,中国和德国先后实现工业生产,目前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内吸杀菌剂品种。有于防治三麦赤霉病、禾谷类黑穗病、棉花苗期病害、油菜菌核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甜菜褐斑病等。多菌灵可被植物吸收并经传导转移到其他部位,干扰病菌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其生长。它的杀菌谱较广,通常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使用,作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用于防治粮、棉、油、果、蔬菜、花奔的多种真菌病害,还可用于水果的保鲜。多菌灵作为工业用杀菌剂也有许多报道。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