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东京博物馆针灸铜人
1)  bronze acupuncture of Tokyo's national museum
东京博物馆针灸铜人
2)  Tokyo National Museum
东京国立博物馆
3)  Acupuncture Bronze Figure
针灸铜人
1.
Dantong, an method in Chemistry, is an efficient way to melt copper; while the processing of bronze utensils can produce Acus and Acupuncture Bronze Fig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
化学方面胆铜法的改进及推广,为铜的冶炼提供了高效方法,而铜器加工又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针具和针灸铜人。
4)  National Science Museum,Tokyo
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
5)  Nanjing Museum
南京博物馆
6)  Vorderasiatisches Museum
近东博物馆
补充资料:针灸铜人
针灸铜人
    中国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
模型。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及现代均有制作,是经络腧
穴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
   北宋针灸铜人为北宋天圣五年(1027)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明代针灸铜人是明英宗诏命仿北宋铜人所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制成。北宋铜人原件遂被遗弃而下落不明。此外,明嘉靖年间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现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具明代铜人,高89厘米,男童形状。清代针灸铜人是乾隆七年(1742),清政府令吴谦等人编撰《医宗金鉴》,为鼓励主编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造型清代针灸铜人欠匀。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为晚清制造。现代仿铸针灸铜人是南京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合作,于1978年研制的仿宋针灸铜人,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是用青铜冶炼浇铸而成,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打开后可见浮雕式脏腑器官,闭合后则全身浑然一体,高172.5厘米,重210千克。1987年河南开封何保仪等人也根据历史文献,铸造针灸铜人一具,以图复原。此外,尚有一些依靠现代科技制作的铜人,并已投放市场。
   
   

清代针灸铜人

清代针灸铜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