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精锐特种部队据说都是美国人训练出来的。
体制编制精干 作战编组多元
台军特种作战部队总兵力约5000人,数量占台湾正规军的1/1000,具备陆海空、远中近特种作战能力。根据台湾的地理环境和作战任务,台军共编组了16支特种部队,包括3支“甲种特勤队”——空降特勤队、陆战队特勤队、宪兵特勤队;海陆空军的“乙种特战单位”和警方的特勤队。台空军编有航空特种作战司令部、空降特种作战部队训练中心各1个;海军编有两栖侦察搜索大队、三栖水下爆破大队、海军陆战特勤队各1个;陆军编有1个3000人的特种作战旅,下辖3个特战营(乙型基干特战营、基干特战营、特战支援营,旅直属通信连、搜索连、工兵排、宪兵班等。
1999年为了适应“精实案”的推行,台“国防部”将空降特勤队和陆战队特勤队“裁编”,在非战时情况下,队员依据个人意愿与体能状况并入其他作战部队或宪兵特勤队,如遇特殊情况可迅速集结。2004年台军。精进案”走向“专业战力”扩编阶段,这两支部队复编,与宪兵特勤队共同承担反恐作战任务。
台军特种作战部队在平时实施统一集中指挥,战时隶属战区司令部指挥并受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督导;驻金门、马祖等外岛的特种作战分队通常隶属于防卫部。在实施反空袭、反封锁和反登陆作战之前,特种作战部队通常编成若干个特种小队,搭乘直升机或舰艇渗入对方沿岸或浅近纵深执行破袭任务;驻守金门、马祖等外岛的两栖侦察营有时编成数个特种作战组,于战前或战中秘密抵达对方沿岸遂行渗透骚扰及情报侦察等任务。根据作战的规模、性质、任务和环境,临时组建与之相适应的不同规模的作战单元。
特种作战的作战编组通常根据特种作战的目的、规模、任务,所选目标的数量、性质、结构,以及地形和敌防卫程度来确定,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各组除携带先进的单兵自卫装备外,还携带震动探测器、通讯监听器、化学剂探测器等特种装备,便于在不同环境中独立作战。
台军认为,特种作战编组应遵循“小而精、功能全”的原则,根据任务灵活组织,以便于机动和隐蔽行动企图,使敌方防不胜防。既适应特种作战的需要,又在作战中充满活力。在台军新一轮军事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整军队的组织结构,向jj、型、精干、灵活、高效、多能的方向发展。这种编组将更有利于特种部队与常规部队的配合使用。
在特种作战部队的人员选择上,台军竭力模仿西方军队的做法。台军规定,特种作战部队的士兵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5年以上军龄,精通战术技术、训练成绩突出、意志坚强、身体强健、反应敏捷、纪律性强、能吃苦耐劳、勇于献身;军官必须通晓特战理论,具有实战经验、独立组织训练及指挥作战的能力。被选人特种作战部队的人员无论过去在哪个兵种工作,均需经过6~9个月的初期训练和严格的全程筛选,淘汰率高达80%。通过初期训练的人员还要进入特种作战训练中心,进行约45周的强化封闭式训1练。
台军特种作战部队的训练主要包括士兵基础训l练、军官训练、海上训练、伪装训练、战术训练等内容。其中,士兵基础训练一般为期3个月,在远离城镇的荒山野岭进行轻武器射击、指示目标、修正弹着、判定方位、选定攻击路线及目标、战术训i练等。士兵基础训练以实地操演为主,夜间训练约占总训i练时间的1/3。
军官训练包括学习基本指挥方法、快速标图用图,组织侦察、协同和各种战术训练。通常是先学习理论,观看电影、录像,研究图片和模型,而后进行实地训练。特种作战部队的军官要能在10秒钟内对伪装的运动目标,识别出数量、性质、方向、时速和企图。台军每年进行3次目标识别实地演习,演练识别20千米以外的各种运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