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NA competitor

RNA竞争模板
2) competitive template

竞争模板
1.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DNA fragmen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competitive template for detecting changes of MTP mRNA in liver of dairy cows.
应用RT-PCR方法,克隆394 bp的MTP片段,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构建pMD-MTP394重组质粒;应用限制性内切酶ApaⅠ消化重组质粒pMD-MTP394,切下一194 bp的小片段,回收大的线性片段,T4 DNA连接酶连接,成功构建了一个重组的竞争模板质粒pMD-MTP200,为建立竞争性RT-PCR法检测乳牛肝MTP基因mRNA奠定了基础。
3) mode competition

模竞争,波型竞争
4) Competitive model

竞争模式
1.
Therefore,the different tactics and competitive model can be applied accordingly.

通过对某公司2004年同期成立的西部5家分公司外部环境和经营成果的比较分析,总结得出西部市场的特征和发展机遇就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市场竞争主体较少、市场保护较好、投入产出比高,尚存在短时间的低成本快速扩张的机会,是很好的“露天金矿;”具体到某机构能否健康发展与班子的配备、发展思路和策略密切相关,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差异化的策略和竞争模式。
5) Competition Mode

竞争模式
1.
Analysis of China's tobacco industry competition modes in the government monopoly environment;
专卖体制下中国烟草产业竞争模式分析(英文)
2.
Reflection on the competition mode of Japan s enterprisesand implication for China s enterprises;
日本企业竞争模式思考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3.
First, workable competition is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competition modes-monopoly and completely competition based on economics.
针对有效竞争是电信行业理想的竞争模式这一命题,本文予以辨析。
6) competition model

竞争模式
1.
It is the basis of setting up economic competition model in the future to study permission system by way of economic analysis related to systems to design theory,and it is also one of basic ways to standardize governmental actions and avoid the moral hazard of create-want lease and solvie trust-agency relations.
行政许可制度是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运用有关制设计理论的经济分析方法研究许可制度是确立未来经济竞争模式的基础,也是规范政府行为,避免设——寻租现象、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道德风险的基本手段之一。
补充资料:感染性RNA病原RNA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感染性RNA病原RNA;壳病毒,是一种和病毒(virus)相似的感染性颗粒。为无蛋白外壳的单链RNA,分子量1.1×105~1.3×105。它是比已知病毒都小的能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的病原体之一。已知的近20种类病毒中,大部分已测得了一级结构,都是无蛋白外壳的共价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在天然状态下类病毒RNA以高度碱基配对的棒状结构形式存在。最先是由T. O. Diener等人(1969)在马铃薯纤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的病株上首先发现的,在电镜下可见到这RNA分子呈50nm长的杆状分子,共有359个碱基对,并证实是游离的RNA,为此正式命名为类病毒。它通常在宿主细胞核内,借助汁液传染,分子量75000~130000,比最小病毒还小80倍。后又相继在菊花矮缩病(chrysanthemum stunt)、菊花绿斑病(chrysanthenum chlorotic mottle)、柑橘剥皮病(citrus excortis)等患病植株中分离到低分子量的病原RNA。推测它也可能存在于其他植物、动物甚至人体内。绝大部分类病毒均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1)位于棒状结构中心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2)靠近这一保守中心区的左侧有一个多聚嘌呤区;(3)棒状结构左侧序列保守性强,右侧变异性大。它可能是通过核苷酸序列或结构改变直接与寄主细胞相互作用、干扰细胞的代谢而致病。对类病毒的研究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生命过程的实现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贡献。
CAS号:
性质:又称感染性RNA病原RNA;壳病毒,是一种和病毒(virus)相似的感染性颗粒。为无蛋白外壳的单链RNA,分子量1.1×105~1.3×105。它是比已知病毒都小的能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的病原体之一。已知的近20种类病毒中,大部分已测得了一级结构,都是无蛋白外壳的共价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在天然状态下类病毒RNA以高度碱基配对的棒状结构形式存在。最先是由T. O. Diener等人(1969)在马铃薯纤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的病株上首先发现的,在电镜下可见到这RNA分子呈50nm长的杆状分子,共有359个碱基对,并证实是游离的RNA,为此正式命名为类病毒。它通常在宿主细胞核内,借助汁液传染,分子量75000~130000,比最小病毒还小80倍。后又相继在菊花矮缩病(chrysanthemum stunt)、菊花绿斑病(chrysanthenum chlorotic mottle)、柑橘剥皮病(citrus excortis)等患病植株中分离到低分子量的病原RNA。推测它也可能存在于其他植物、动物甚至人体内。绝大部分类病毒均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1)位于棒状结构中心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2)靠近这一保守中心区的左侧有一个多聚嘌呤区;(3)棒状结构左侧序列保守性强,右侧变异性大。它可能是通过核苷酸序列或结构改变直接与寄主细胞相互作用、干扰细胞的代谢而致病。对类病毒的研究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生命过程的实现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