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L 2/IL 2R
					
	
					
				
				
	
					
				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受体
			
					2)  SIL-2R
					
	
					
				
				
	
					
				白细胞介素2受体
				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on period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T subgroups,NK cell and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动态变化其临床价值。
					
					3)  interleukin 2 receptor
					
	
					
				
				
	
					
				白细胞介素2受体
				1.
					In malignant myeloma and leucemia,abnormal T cell,B cell and monocyte express interleukin 2 receptor(IL-2R)highly.
						
						鉴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在某些恶性骨髓瘤、白血病及异常的T、B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异常高表达,近年来对IL-2与IL-2R结合肽P1-30的研究不断深入。
					
					4)  IL-2R
					
	
					
				
				
	
					
				白细胞介素-2受体
				1.
					Observation on the Level of RBC Membrane CR1, IL-2R, and Ig in Peripheral Blood among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Positive Core Antibody and Negative Core Antibody;
						
						慢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CR1分子、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Ig水平观察
					
					5)  Interleukine-2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
				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leukine-2 Receptor α mRNA Expression in Ankylosing Sondylitis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目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分析。
					补充资料:陈介祺(1813~1844)
		      中国清代金石学家。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匋父。山东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
  
他一生嗜好收藏文物。铜器、玺印、石刻、陶器砖瓦、造像等无不搜集。精于鉴赏,尤擅墨拓技艺,其手拓铜器、陶、玺、石刻等拓片享有盛名。其收藏中包括大量重要文物。如:聃敦(大丰)、毛公鼎、梁上官鼎、宰椃角、格伯、兮甲盘、左关、秦代铁权、诏版等。他收藏的汉代纪年铜镜、淮阳玉玺等大批古代玺印,都是同类文物中的精品。是清代金石学家收藏最富者。
  
他一生精于金石文字考证及器物辨伪,其《簠斋金石文考释》一书对较重要的青铜器均进行了精审地考据和释读,如考证汉桂宫灯铭"前浴"为入浴前导用灯等。在《陈簠斋写东武刘氏款识》一书中,他指出遂启鼎铭文中仅有 9字是原鼎铭文,其余为后人伪刻,均为确凿之论。
  
他注意文物保护,提出"传古不可多拓","剔字之弊,刀剔最劣"等传拓注意事项。著有《簠斋传古别录》,专门介绍拓片技法。他一生的著述极丰,主要有《簠斋藏古目》、《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簠斋藏镜全目钞本》、《簠斋吉金录》、《十钟山房印举》、《簠斋藏古玉印谱》、《封泥考略》(与吴式芬合辑)等。
         
		
		他一生嗜好收藏文物。铜器、玺印、石刻、陶器砖瓦、造像等无不搜集。精于鉴赏,尤擅墨拓技艺,其手拓铜器、陶、玺、石刻等拓片享有盛名。其收藏中包括大量重要文物。如:聃敦(大丰)、毛公鼎、梁上官鼎、宰椃角、格伯、兮甲盘、左关、秦代铁权、诏版等。他收藏的汉代纪年铜镜、淮阳玉玺等大批古代玺印,都是同类文物中的精品。是清代金石学家收藏最富者。
他一生精于金石文字考证及器物辨伪,其《簠斋金石文考释》一书对较重要的青铜器均进行了精审地考据和释读,如考证汉桂宫灯铭"前浴"为入浴前导用灯等。在《陈簠斋写东武刘氏款识》一书中,他指出遂启鼎铭文中仅有 9字是原鼎铭文,其余为后人伪刻,均为确凿之论。
他注意文物保护,提出"传古不可多拓","剔字之弊,刀剔最劣"等传拓注意事项。著有《簠斋传古别录》,专门介绍拓片技法。他一生的著述极丰,主要有《簠斋藏古目》、《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簠斋藏镜全目钞本》、《簠斋吉金录》、《十钟山房印举》、《簠斋藏古玉印谱》、《封泥考略》(与吴式芬合辑)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