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ad poisoning/GE

铅中毒/遗传学
2) Genetic toxicology

遗传毒理学
1.
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netic toxicology;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及其在遗传毒理学中的应用
3) viral/genetics

病毒/遗传学
4) viral genetics

病毒遗传学
5) heredosyphilology

遗传梅毒学
6) Toxicological Genetics

毒理遗传学
1.
To observe of the toxicological genetics effects of 5-azacytidine (5-aza) in inducing th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 into the myocardial cells.
3、观察不同浓度的5-aza诱导AD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毒理遗传学影响。
2.
AIM:To observe toxicological genetics effects of 5-azacytidine(5-aza) in inducing th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 into myocardial cells.
目的:观察5-氮胞苷(5-aza)对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的毒理遗传学影响。
补充资料:铅中毒
铅中毒 lead poisoning 铅及铅化合物引起的中毒。急性中毒通常是由于大量服用含铅的中成药(如治疗精神病的樟丹)、婴儿啃吮涂漆(含铅)的玩具所致。临床上可出现明显的腹绞痛伴便秘、黄疸、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进行性贫血。严重者,特别是儿童,可产生中毒性脑病,表现为抽搐、昏迷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慢性铅中毒多见于工业生产中。长期(3~5年或以上)处在空气中铅浓度超过0.05mg/m3的生产场所,可发生铅吸收或慢性中毒。职业性铅中毒的早期症状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四肢末梢麻木、痛触觉迟钝;严重时可出现贫血、肝肾损害;有些患者牙龈边缘可出现蓝黑色的“铅线”。 诊断铅中毒的依据是:①有确切的铅接触史。②血铅(>40μg%)或尿铅含量(>0.08mg/L)增高。③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 。④贫血或血红蛋白合成(卟啉代谢)障碍的阳性发现,如血锌原卟啉、尿粪卟啉阳性,血点彩细胞增多等。 治疗主要采用驱铅药物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和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 预防关键在于改进工艺,使生产车间空气中的铅烟低于0.03mg/m3,铅尘低于0.05mg/m3的最高容许浓度;铅作业工人应重视个人卫生,饭前洗手,不在车间内进食及吸烟;污染的工作服不应随意处置,并应及时更换;定期做健康检查;铅吸收者应进行及早的驱铅治疗;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需暂时调离铅作业;确定有明显的神经疾患、贫血、肝肾疾患和心血管疾病者不宜继续从事铅作业。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