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马歇尔稳定度
1)  Marshall stability
马歇尔稳定度
1.
In this article,the parameters of Marshall stability,freeze-thaw splitting strength and dynamic stability etc.
本文通过比对玻璃沥青混凝土和普通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和动稳定度等参数,得出二者差异。
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tion of SEAM can lower about 10℃ of the temperatures of mixing and rolling, the Marshall stability of the asphalt .
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添加适量的SEAM能够降低其拌和温度和碾压温度约10℃,并且将常规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提高至20 kN左右,动稳定度提高至3000次/ mm,抗剪强度提高至1 。
3.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rshall stability test,splitting tension strength test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 of the different mixture, the binding materials are emulsified asphalt, cement and emulsified asphalt and cement.
通过对结合料为乳化沥青、水泥乳化沥青以及水泥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以及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混合料为这3种结合料的情况下各自的强度增长规律和力学特性,得出了水泥乳化沥青复合结合料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2)  MLS stabilization
马歇尔稳定度
1.
Some introduction on the design idea of MLS stabilization test equipment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equipment,is helpful for analyzing the advanced,intelligent and rel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quipment.
通过介绍带有温度控制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重点讨论温度对马歇尔稳定度测量值的影响以及该试验仪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有助于分析该试验仪的先进性、可靠性及其智能化特点。
2.
The main structure of bituminous mixtures MLS stabilization experiment apparatus controlled with computer,and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its control system were introduced.
介绍了计算机控制式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的基本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idea of test software system for bituminous mixtures MLS stabilization test,and gives some key technology of system.
介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软件的设计思想及系统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
3)  marshall stabilization testing in strument
马歇尔稳定度仪
4)  Marshall stability ratio
马歇尔稳定度比
5)  Large-sized Marshall stability test
大型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6)  MS0
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1.
Results of retained Marshall Stability (MS0) and Tensile Strength Ratio (TSR) indicate that without additive, the moisture damage resistance of basalt asphalt mixture may no.
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MS0)与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TSR)结果显示,无添加剂玄武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一定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所用各种添加剂均可以显著改善玄武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使MS0达到88% ̄98%、TSR达到77% ̄90%,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补充资料:马歇尔,G.C.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战略家、军事家和资产阶级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战后先后任美国国务卿(1947~1949)和国防部长(1950~1957)。
  
  1880年12月31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镇一个矿主家庭。1902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全班学员中取得最高军阶。1902~1903年在美国驻菲律宾的军队中服役。1903年11月回国后不久,到利文沃思堡步兵骑兵学院进修。1908~1910年在该院任教官,军衔为中尉。1913~1916年再次赴菲律宾服役,晋升为陆军上尉。1917年随军赴法,任美国远征军第一师作战处处长,参与制定美军在法的作战计划。1918年被提升为第一军作战处处长。1919~1924年在华盛顿任陆军参谋长J.J.潘兴将军的高级助手。1924~1927年任驻华美军第15步兵团团长。在华期间,他学会汉语,对当时的中国政局有所研究。1927~1932年任佐治亚州本宁堡步兵学校教育长,1936年晋升为准将。1938年先后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处长、副参谋长。1939年春,被F.D.罗斯福总统提升为代理陆军参谋长。
  
  1939年 9月 1日,马歇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上任后,立即决定大力扩充军备,全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国民警卫队服现役,美国陆军由欧战初期的10多万人,迅速增加到1945年的 830万人。他大胆地把一批有才能的军官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最早提出"一旦美、英跟德、日两国作战,应该集中力量首先对付德国"的军事战略;一直主张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西欧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竭力反对W.L.S.丘吉尔的巴尔干方案。他多次飞往伦敦,说服英方接受诺曼底登陆方案。筹划指挥盟军在太平洋、欧洲以及北非和意大利 3大战场的所有军事行动,成为罗斯福和H.S.杜鲁门两位总统的主要军事顾问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织者。1944年12月,升为五星上将。1945年11月21日退役。
  
  1945年12月至1947年 1月,马歇尔以总统特使身份来华,"调解国共军事冲突",支持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国务卿任内,坚持以欧洲为全球战略重点、视苏联为美国首要敌人的外交路线。在推行杜鲁门主义、制定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国防部长任内,爆发朝鲜战争。他从欧洲第一的战略出发,进一步加强北大西洋联盟,反对把战火扩大到中国大陆。支持杜鲁门总统罢黜D.麦克阿瑟将军,褫夺其指挥权。
  
  1953年12月,由于推行马歇尔计划,他本人成为荣获诺贝尔和平奖金的第一位职业军人。1959年10月16日,马歇尔病逝,终年79岁,安葬在阿林顿国家公墓。为了纪念他,1964年在弗吉尼亚州列克星敦建立马歇尔研究图书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