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赵山渡水库
1)  Zhaoshandu reservoir
赵山渡水库
1.
Zhaoshandu reservoir floating matter has been puzzling the power plant safe operation,even endangers the Wenzhou area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the city life water used.
赵山渡水库漂浮物一直影响电站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温州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用水亟待解决。
2)  Zhaoshandu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赵山渡引水工程
1.
Tunnel Concrete Liner s Construction Method of Zhaoshandu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赵山渡引水工程隧洞砼衬砌的施工方法评析
2.
Blockage of trashrack for Zhaoshandu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nd its treatment
赵山渡引水工程拦污栅堵塞及处理
3)  Shuibaidu Reservoir
水泊渡水库
1.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Of Shuibaidu Reservoir;
水泊渡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
2.
Design of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of Shuibaidu Reservoir;
水泊渡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4)  Wujiangdu Reservoir
乌江渡水库
1.
Flood regulation research of Wujiangdu reservoirin construction period of Goupitan hydroproject;
构皮滩电站施工期乌江渡水库洪水调度研究
2.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dissolved silicon in Wujiangdu reservoir;
乌江渡水库中溶解性硅的时空分布特征
3.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gaseous mercury (DGM) in water profile were determined during various seasons in Wujiangdu Reservoir and Dongfeng Reservoir, two typical hydroelectric reservoirs both located on the up-mid stream of Wujiang River.
选取乌江流域上两个典型的水库(乌江渡水库和东风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季节水库水体中溶解性气态汞进行研究。
5)  Nuozhadu reservoir
糯扎渡水库
6)  Xiluodu reservoir
溪洛渡水库
补充资料:赵铁山

赵铁山,字昌整,号柴翁,生于1877年,故于1945年。他诞生在三晋腹地的太谷县城内田家后一户隐儒从商的书香门第,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

早在20年代,赵铁山就享有“南吴北赵”。“大江以北无出其右”的美誉,被书法界誉为“华北第一支名笔”。他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创新成就以及他的人品和作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统一境界,在当年以及多少年之后都是有口皆碑的。

赵铁山从小酷爱金石书画,五岁读家塾从师于梁一斋。始学欧阳率更之法,继由塾师史卓如导学篆隶。由于他无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书字课被塾师叹为“天纵”,并断言“他若加以学力,将来必书法名于一世。”后来事实的发展,诚如塾师史卓如之所料。天才加勤奋使青年时代的赵铁山就学贯乡里,书法尤为人称赞。到了中年之后,名驰三晋,更显辉煌。49岁为孙中山先生撰写挽联,参加了全国书法展,康有为大师定评为“誉冠华北”。

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家庭成长起来的赵铁山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一般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表面上看,老先生好像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爱憎极分明的人。老先生非常乐于助贫,曾以‘哨使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的对联表述自己的心情。平时他很少说话,却平等待人,很关心职员的品德修养,赠送“静丰德”店员一副对联‘们事责同心,唯同心,乃能成事;有容斯有忍,果有忍,何所不容”。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以和为贵,以忍为高。其中“容”字写得有特色,像是一个人笑的样子,意在告诉大家如果对每件事每个人都能忍一忍,让一让的话,那大家就可以永远笑口常开。

赵铁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批拔贡之一,但他不屑为官。“立品直须向白壁,读书何必志青云”是他人品的真实写照。他一生非常敬仰傅青主的人品气节,而他自己也是一位爱国持节、刚直不阿的儒家文人。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记中写道‘冲国今日,唯你与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你我不分,中国一人,中国有人,中国其存”,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片赤子之情,日本人曾请他当维持会长,他严辞拒绝。为了对付日本人的胁逼,他不得已而假死。此事传到西安,文化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连蒋介石也送了花圈表示悼念。

当他真的去世之后,他的人品和作品直到今天还被后人称颂不绝。友人称赞他说:“就死易,全名难,当年之不死而死,正今日之死而不死也。”

赵铁山虽出生在富豪人家,性格却极其纯朴。他送给老厨师一幅对联,上联为“饿了就吃,只淡饭粗茶亦自甘美”,下联配“困来即睡,虽木床革枕都觉安舒”。仔细品味可说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人如能吃饱喝足平平安安过一生,可说是人生的一种真谛。平平淡淡者真啊。赵家是一富户,但老先生对儿孙的教育十分严格,并且又有其独到之处。写给后辈儿孙的对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能补拙俭能廉”,告诉后辈儿孙勤俭为置家之本,人格为第一要务。一定要勤俭,“耕”字里多一点是耕耘时必定要付出的辛勤汗水。而“富”字上却少了一点又告诉后人,人富了但办事却不能太出头了。老先生的作品就是这样:一方面体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深厚的学识,另~方面又体现出他对人们的谆谆劝诫。他的书法像是一朵花,而书法联语中表现出来的却是花中的蜜。

综观老先生的书法成就,就是天赋加勤奋的结晶。先生主张“学古之意,意贵有形,我书之意,意责无形”,他博陶百家酷似百家。然而又不单纯追求形似。着重在取各家之神韵。同时,他还注重字外功夫的修养,兼长绘画、金瓦深通经史、诗文,博学多艺,融于书法起到了书外观物、法外取意的作用。赵铁山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也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不愧为“华北第一支名笔”。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