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emical weapons abandoned by Japanese in China

日本遗弃在华化武
5) the litigations on civil compensation of Japanese armies remaining chemical weapons

日军遗留在华化学武器伤害索赔案
1.
The author will introduce the legal issue concerning Japanese armies remaining chemical weapons as well as the litigations on civil compensation of Japanese armies remaining chemical weapons and discuss how to resolve this question.
本文将从介绍侵华日军遗留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入手,联系日军遗留在华化学武器伤害索赔案,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补充资料:华君武(1915~ )
中国现代漫画家、美术活动家。笔名华潮、彤哥、端父。江苏省无锡市人,1915年4月24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曾在浙江省立杭州第一中学上学。1932年冬因反对会考搜身被开除。1933年夏到上海私立大同大学附属高中上学,1936年夏在大同大学肄业。同年秋先后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国旅行社任初级试用助理行员。从1933年开始在上海《论语》、《时代漫画》、《大美晚报》等报刊发表漫画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抗日救亡协会。1938年从上海经香港、广州、汉口、成都、西安到陕西省栒邑县,在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底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任高级班研究员、艺术指导科科员、美术工场创作科长和美术工作团团员。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春与蔡若虹、张谔举办讽刺画展并经常在《解放日报》发表漫画。1945年秋参加鲁艺文工团到沈阳,不久到《东北日报》当记者。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政治时事漫画。在此期间任东北局文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人民日报》美术组长、文学艺术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漫画》编委。曾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历次全国文代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华君武是富有战斗性的漫画家。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政治时事漫画,如《磨好刀再杀》、《在反革命的后台》、《运输队》等,紧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发挥了漫画艺术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群众常把他的漫画放大在车站、街头墙壁和黑板报上,作为时事政治学习的教材。他还长于社会生活漫画的创作,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60年代初和"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创作了大量讽刺画,对阻碍人民前进的旧思想、旧意识、旧作风进行了批评和讽刺。如《误人青春》、 《公牛挤奶》、《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华君武的漫画巧于构思,富于独创性与幽默感,笔锋犀利,常能一针见血地揭露本质。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仅形似,尤其神似,如40年代的蒋介石形象,就是典型的一例。华君武的漫画形式单纯,概括力强,善于夸张与想象。尤其是他的讽刺画,不是一味丑化,而是巧妙的比喻,启发人们想像和理性思索,对事不对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还在漫画民族化、大众化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
华君武自 1948年以来出版漫画集、插图集20余种,还出版有关创作经验谈《我怎样想和怎样画漫画》。
华君武是富有战斗性的漫画家。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政治时事漫画,如《磨好刀再杀》、《在反革命的后台》、《运输队》等,紧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发挥了漫画艺术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群众常把他的漫画放大在车站、街头墙壁和黑板报上,作为时事政治学习的教材。他还长于社会生活漫画的创作,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60年代初和"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创作了大量讽刺画,对阻碍人民前进的旧思想、旧意识、旧作风进行了批评和讽刺。如《误人青春》、 《公牛挤奶》、《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华君武的漫画巧于构思,富于独创性与幽默感,笔锋犀利,常能一针见血地揭露本质。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仅形似,尤其神似,如40年代的蒋介石形象,就是典型的一例。华君武的漫画形式单纯,概括力强,善于夸张与想象。尤其是他的讽刺画,不是一味丑化,而是巧妙的比喻,启发人们想像和理性思索,对事不对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还在漫画民族化、大众化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
华君武自 1948年以来出版漫画集、插图集20余种,还出版有关创作经验谈《我怎样想和怎样画漫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