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olution DR67
					 
	
					
				
				 
	
					
				DR67决议
				1.
					Many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 accept reduced freeboard of dredger if the damage stability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resolution DR67.
						
						许多船级社允许耙吸挖泥船应用减小干舷,但基本都要求按照DR67决议计算挖泥时的破舱稳性,文章通过计算分析,探讨了DR67对破舱稳性计算的要求。
					
					2)  resolution
					[英][,rezə'lu:ʃn]  [美]['rɛzə'luʃən]
					 
	
					
				
				 
	
					
				决议
				1.
					Combined with working practice on board, the requirements on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tipulated in the appropriate resolutions and abroad laws or regulation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on safety of vessels during changing ballast water were proposed.
						
						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有关决议、国外立法对船舶压载水管理的要求,并提出了船舶在更换压载水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After reviewing on several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declarations and resolution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the author analyzed their legal significance.
						
						通过对国际环境法产生重要作用的几个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的述评,分析了它们相应的法律意义,指出虽然国际法院规约没有预见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作为新的国际法渊源,但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中它们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共同信念。
					3.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resolution fault means that the procedure or content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resolution breach the law,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or other standard documents and the article of associations.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是指股东大会决议的程序或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或公司章程的情形。
					
					4)  resolution
					[英][,rezə'lu:ʃn]  [美]['rɛzə'luʃən]
					 
	
					
				
				 
	
					
				决议;决议案
			
					5)  token vote
					 
	
					
				
				 
	
					
				议会决议
			
					6)  resolve
					[英][rɪ'zɔlv]  [美][rɪ'zɑlv]
					 
	
					
				
				 
	
					
				决议解析、决议
	补充资料:古田会议决议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别称。由毛泽东起草,1929年12月28~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 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军队建设的经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产生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第 4军于1928年5月4日在江西省宁冈县砻市召开成立大会,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又任前敌委员会书记,陈毅任政治部主任。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由于部队主要成分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从旧军队起义的官兵,在赣南、闽西作战中,俘虏兵成分又大量增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有所滋长。6月下旬,红四军召开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各级领导干部对如何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认识不一致。会后,被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陈毅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军事会议期间,向中共中央和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汇报了红四军两年来建军、作战的经验和认识不一致的问题。中共中央和周恩来肯定了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建军、作战的正确意见,指出红四军全体官兵应该维护毛泽东、朱德的领导,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仍应由毛泽东担任,并在1929年9月28日写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指明了红军的任务和发展方向。10月下旬,陈毅回到闽西,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军事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的指示信,并请毛泽东主持前委工作。毛泽东根据中央来信精神,结合红四军第八次党代表大会悬而未决的问题,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调查了红四军和党内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为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起草了决议案。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 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这个决议。会议还改选了前委,选举毛泽东为书记。
  
基本内容 古田会议决议共分8个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兵问题,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其基本内容是:
  
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决议》要求在部队中进行建军宗旨教育,划清红军和旧军队的界限,肃清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它批判了不重视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和不愿做群众工作的错误倾向,指明了红军建设的方向,使红军建设的理论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之上。
  
肯定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原则。《决议》指出,在红军中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少数服从多数,一切重大工作,在党内讨论做出决议后,再引导群众去执行。《决议》批判了极端民主化思想和非组织观点等错误倾向。
  
明确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决议》指出,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它批判了"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和"司令部对外"以及把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机关的单纯军事观点,指出这种思想如果发展下去,便有脱离群众,以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危险。《决议》还规定,在没有建立政权的地方,红军政治部即代替当地政权机关,至地方政权机关建立时为止。
  
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决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决议》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表现、社会根源、思想根源都作了分析,指明了克服的办法。
  
确立了红军处理军内、军民、军政关系和瓦解敌军的原则。《决议》指出,红军官兵平等,只有职务的不同,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应爱护士兵,关心士兵的政治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优待负伤和生病的士兵,保障士兵的民主权利,尊重士兵的人格,废止肉刑,纠正打骂士兵等旧军队的管教方法。士兵要尊重官长,自觉地接受管理,遵守纪律,纠正极端民主化和平均主义、雇佣思想等错误倾向。《决议》重申红军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和各项注意的规定(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持军民团结,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优待俘虏兵,不准没收他们个人的财物,有伤给予医治,愿当红军的欢迎,不愿当红军的发给路费释放。
  
规定了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决议》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和争取广大群众。宣传内容要根据红军政纲和针对各阶级、阶层不同对象的情绪去进行。
  
  
论述了红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方法。《决议》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做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要注意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方法。要求党内的思想和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党内开展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反对互相猜忌,闹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团结。
  
古田会议决议先后在红四军和各地工农红军中贯彻执行,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成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几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循古田会议决议的原则,军队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古田会议决议对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书目
《毛泽东选集》:《关于?勒衬诘拇砦笏枷搿?,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
《周恩来选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
         
		
		产生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第 4军于1928年5月4日在江西省宁冈县砻市召开成立大会,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又任前敌委员会书记,陈毅任政治部主任。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由于部队主要成分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从旧军队起义的官兵,在赣南、闽西作战中,俘虏兵成分又大量增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有所滋长。6月下旬,红四军召开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各级领导干部对如何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认识不一致。会后,被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陈毅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军事会议期间,向中共中央和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汇报了红四军两年来建军、作战的经验和认识不一致的问题。中共中央和周恩来肯定了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建军、作战的正确意见,指出红四军全体官兵应该维护毛泽东、朱德的领导,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仍应由毛泽东担任,并在1929年9月28日写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指明了红军的任务和发展方向。10月下旬,陈毅回到闽西,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军事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的指示信,并请毛泽东主持前委工作。毛泽东根据中央来信精神,结合红四军第八次党代表大会悬而未决的问题,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调查了红四军和党内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为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起草了决议案。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 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这个决议。会议还改选了前委,选举毛泽东为书记。
基本内容 古田会议决议共分8个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兵问题,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其基本内容是:
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决议》要求在部队中进行建军宗旨教育,划清红军和旧军队的界限,肃清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它批判了不重视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和不愿做群众工作的错误倾向,指明了红军建设的方向,使红军建设的理论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之上。
肯定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原则。《决议》指出,在红军中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少数服从多数,一切重大工作,在党内讨论做出决议后,再引导群众去执行。《决议》批判了极端民主化思想和非组织观点等错误倾向。
明确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决议》指出,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它批判了"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和"司令部对外"以及把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机关的单纯军事观点,指出这种思想如果发展下去,便有脱离群众,以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危险。《决议》还规定,在没有建立政权的地方,红军政治部即代替当地政权机关,至地方政权机关建立时为止。
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决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决议》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表现、社会根源、思想根源都作了分析,指明了克服的办法。
确立了红军处理军内、军民、军政关系和瓦解敌军的原则。《决议》指出,红军官兵平等,只有职务的不同,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应爱护士兵,关心士兵的政治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优待负伤和生病的士兵,保障士兵的民主权利,尊重士兵的人格,废止肉刑,纠正打骂士兵等旧军队的管教方法。士兵要尊重官长,自觉地接受管理,遵守纪律,纠正极端民主化和平均主义、雇佣思想等错误倾向。《决议》重申红军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和各项注意的规定(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持军民团结,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优待俘虏兵,不准没收他们个人的财物,有伤给予医治,愿当红军的欢迎,不愿当红军的发给路费释放。
规定了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决议》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和争取广大群众。宣传内容要根据红军政纲和针对各阶级、阶层不同对象的情绪去进行。
论述了红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方法。《决议》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做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要注意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方法。要求党内的思想和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党内开展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反对互相猜忌,闹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团结。
古田会议决议先后在红四军和各地工农红军中贯彻执行,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成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几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循古田会议决议的原则,军队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古田会议决议对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书目
《毛泽东选集》:《关于?勒衬诘拇砦笏枷搿?,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
《周恩来选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