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tal state

心理动态
1.
Through analyzing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the author discusses their thoughts and mental states to probe into teaching methods which are fitted for their characteristics,and illustrates these teaching methods,in order to really implem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builder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imes.
通过对学生的重要特点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进行了探索,从而探索出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以真正落实教学方针,培养出合格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
2.
The mental stat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must be carefully studied and grasped.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研究 ,把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特点 ,并在工作中正确地加以引导 ,使之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全面进步 ,健康成
2) psychological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心理动态特征
1.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n effective metewand on psychological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obtained through the use of least squares on a number of randomly sampled people from China, with the test tool of UK.
首先对心理动态特征进行了定义,然后通过对中国人的UK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随机抽样,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一种对心理动态特征进行有效评价的评价基准。
4) the right person's mentality

权利人心理动态
5) dynamic mental representation

动态心理表征
1.
Experiment 1 explored the construction of dynamic mental representation in short-term memory and experiment 2 did it in long-term memory.
本实验以叙事性语篇为材料,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为指标,考察读者对叙述性事件序列所建构的动态心理表征。
6) Psychological Contract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心理契约动态发展过程
补充资料:《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帕廷金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效应。货币数量的增长对于均衡价格和均衡利率究竟具有何种影响,一直是新古典货币理论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重要分歧点。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的考察试图通过实际余额效应的分析,重新肯定货币数量说的传统结论。他假定,政府增发的新货币是一次性的,它通过两条途径进人经济体系:(l)政府直接把印发的新货币投放商品市场以增加政府的购买力;(2)通过银行系统把新货币注人经济体系。 帕廷金认为,当第一种情况出现时,在商品市场上将有两种力量对商品需求产生上涨的压力:第一,总需求中的政府需求将增长;第二,由于总实际余额的增长,在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投资和消费需求也将增长。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使总需求曲线偏离原有的均衡位置,导致通货膨胀缺口的出现。但是他认为,商品市场通货膨胀缺口的存在将会引起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商品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价格将开始上涨;从而在负的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减缓商品超额需求的压力。当价格的上涨比例小于货币数量增长的比例时,实际余额将继续大于货币量增长以前的水平,从而通货膨胀缺口继续存在;反之,将会导致衰退缺口。而只有在价格与货币作同比例上涨,即“经济中的实际财富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时”,商品市场才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在帕廷金看来,新货币注人商品市场,也会引起债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实际余额的增长,债券的供求曲线都会向上偏移,从而使利率下降,并引起所有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刺激投资品的需求增长,加剧价格上涨,引起利率回升。“当价格的上涨完全吸收了增长的货币数量时”,利率重新回到原有的均衡水平。当新增的货币量通过第二条途径注人经济体系时,虽然银行本身不作为买者或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但新货币的注人使银行存款增加,从而导致债券需求增长,利率下降。因此,会产生和第一种情况类似的动态调整过程。 帕廷金的结论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都将引起“均衡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涨”,“但使均衡利率的水平保持不变”。换言之,由于货币量的增长不影响经济体系的“实际状态”,货币数量增长的效应是“中性的”。但是,他强调,利率的不变性是作为动态过程的结果来看的。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利率不仅是可变的,而且这种变动构成了动态调整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效应的分析,可以看成是一种重新表述的“动态”货币数量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