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供热
1)  electric thermal supply
电供热
1.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electric thermal supply technology of energy storage;
蓄能电供热技术的应用分析
2)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热电联供
1.
The heat balanc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was calculated;the heat transfer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th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technology of fuel cell) were elaborated.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进行热量平衡计算,就热量的传递、综合利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进行了阐述。
3)  cogeneration [英][kəu,dʒenə'reiʃən]  [美][ko,dʒɛnə'reʃən]
热电联供
1.
Research on cogeneration economic operation way of Hongwei thermal power plant;
宏伟热电厂热电联供经济运行方式研究
2.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cogeneration;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3.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cogeneration of steam-injected gas turbines in variable parameter operation;
燃气轮机热电联供注蒸汽变工况运行的技术经济分析
4)  CHP
热电联供
1.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SOFC distributed CHP system;
SOFC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的性能研究
2.
UTILIZATION OF CHP WASTE HEAT AN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 POWER SYSTEM IN SUPERMARKETS;
超市热电联供系统余热利用及热电冷联供系统研究
3.
A Discussion about Application of Gas Stirling Engine in CHP
燃气热气机在国内热电联供领域应用的探讨
5)  power and heat generation
发电供热
1.
It also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s problems in gas power and heat gen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介绍了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技术经济特点,分析了发电项目、热电项目天然气价格、电价、热价及运行小时数等的相关性,对天然气发电、供热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6)  co-generation
热电联供
1.
One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mbined cycle for the future is application of co-generation steam turbine.
用户对F级联合循环后续机组中的汽轮机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热电联供式汽轮机是今后联合循环应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发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汽轮机势在必行。
2.
The natural gas co-generation, which is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natural gas, has advantages of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天然气热电联供具有环保好、总效率高等优点,它是天然气的重要用途之一,文章介绍了几个应用实例用以说明当前的技术水平,只要天然气价格合适,将具有相当的发展前途。
补充资料:热电厂供热
      联合生产热能和电能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实行热电联合生产的发电厂称热电厂。它的凝汽机组的热效率一般不超过40%。根据热用户所需压力和温度,适当提高汽轮机排汽压力(或采用抽吸的方式),利用作过功的蒸汽(称乏汽)向发电厂周围用户供热,就可使汽轮机的冷源损失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显著提高热电合供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典型热电联产和分产的热力系统和热量平衡见图1。
  
  
  当采用联产方式时,获得相同数量电能和热能,理论上所耗燃料量比分产方式(由锅炉房供热,凝汽电厂供电)可减少1/3左右。
  
  简况  由于资源条件和能源政策不同,世界各国热电联产发展很不平衡。苏联是目前热电联产最发达的国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苏联一直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到1980年苏联已有 800个左右的城市和居民点实现了热电厂供热,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莫斯科。中国城市热电厂供热事业开始于50年代,当时主要是配合重点工程项目和工业区的建设。到1980年,全国500千瓦以上供热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为4600兆瓦,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11%。绝大多数热电厂采用矿物燃料。核热电厂还处于开始发展阶段,截至1980年只有瑞典、苏联和联邦德国等少数国家有建设和运行的经验。
  
  供热机组类型  热电厂的供热机组绝大多数是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数量很少。目前,常用的供热式汽轮机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 背压式机组。其特点是以热定电,发电量取决于热负荷的大小,适用于担负大型区域供热系统的基本负荷或稳定的工业热负荷。背压式机组的原则热力系统见图2。
  
  
  ② 抽汽凝汽式机组。一般有一个或两个不同压力的可调节抽汽口,用以满足工业和民用供热需要。这种机组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兼顾发电和供热,电、热出力互不牵制,因此运行比较灵活;另一种则以发电为主,供热时发电出力相应减少。抽汽凝汽式机组的原则热力系统见图3。
  
  
  其他类型供热式汽轮机大多是以上两种的变形,如抽汽背压式凝汽机和低度真空运行等。
  
  热电联产的经济性  热电厂供热是城市集中供热的一种主要方式,目的主要是节能。与其他集中供热方式比较,热电联产通常需要更多的投资和较长的建设周期。影响热电联产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①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的结构和特点;②地区的能源平衡及能源价格;③热负荷特性、分布密度及其增长趋势;④热电厂和热网的建设条件;⑤环境保护的要求。
  
  提高热电厂供热的经济效果的措施通常有:①在环境和设备许可的条件下,将城市内原有的凝汽式电厂改造成为热电厂;②正确选择供热机组,尽量选用高参数的大型供热机组和背压式机组;③将热电厂、热网和用户视为一个统一的供热系统,并据此确定最佳的供热参数;④规划热电厂供热范围时,应考虑将来与区域锅炉房相结合的问题,尽可能做到既便于过渡又能避免重复建设;⑤在区域供热系统中设置高峰锅炉,担负季节性高峰负荷,供民用为主的供热机组,一般宜担负最大供热负荷的50%左右;⑥建设工业热电厂,要考虑向附近居住区供热以及将来与城市热网连接的可能性。
  
  城市发展热电厂供热,一般可减轻对大气的污染。但由于同时将发电用燃料引入了市区,有可能使城市燃料总消费量相应增加,所以在制订热电厂供热规划时,一定要对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全面的预评价,并提出必要的治理措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