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ydrogen bomb
氢弹
1.
Up to 1984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totally on 29 nuclear tests and got success including the first atomic bomb and the first hydrogen bomb.
截至1984年,我国共进行了29次核试验均获成功,其中包括第1颗原子弹和第1颗氢弹。
2) h-bomb
['eitʃbɔm]
氢弹
1.
It is made clear that,owning to the spirit of self-dependence,hard struggle and broad cooperation,the breakthrough of A-bomb and H-bomb technologies and their subsequent weaponization was realized with simple and crude means in a short time.
本文简述我国开发核武器工程的决策过程及其时代背景,较详细地回顾了在简陋的条件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全国的大力协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研制的全过程:原子弹和氢弹技术的突破和武器化,多个武器型号定型并陆续生产交付部队。
3) Hydrogen pellet
氢弹丸
4) clean hydrogen bomb
干净氢弹
5) trigger for H-bomb
氢弹板机
6) wet H-bomb
湿式氢弹
补充资料:氢弹
| 氢弹 hydrogen bomb 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热核弹。氢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大至几千万吨级梯恩梯当量。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 1942年,美国科学家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推断原子弹爆炸提供的能量有可能点燃轻核,引起聚变反应,并想以此来制造一种威力比原子弹更大的超级弹。1952 年11月1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后期,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和法国都相继研制成功氢弹,并装备部队。 三相弹是目前装备得最多的一种氢弹,它的特点是威力和比威力都较大。在其三相弹的总威力中,裂变当量所占的份额相当高。一枚威力为几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的三相弹,裂变份额一般在50%左右,放射性沾染较严重,所以有时也称之为脏弹。 氢弹具有巨大杀伤破坏威力,它在战略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氢弹的研究与改进主要在3个方面:①提高比威力和使之小型化。②提高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安全性能。③研制各种特殊性能的氢弹。 氢弹的运载工具一般是导弹或飞机。为使武器系统具有良好的作战性能,要求氢弹自身的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因此,比威力的大小是氢弹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基本结构相同时,氢弹的比威力随其重量的增加而增加。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型氢弹的比威力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小型氢弹则经过了60年代和70年代的发展,比威力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一般认为,无论是大型氢弹还是小型氢弹,它们的比威力似乎都已接近极限。在实战条件下,氢弹必须在核战争环境中具有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因此,对氢弹进行抗核加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外,还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氢弹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在某些战争场合,需要使用具有特殊性能的武器。至80年代初,已研制出一些能增强或减弱某种杀伤破坏因素的特殊氢弹,如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武器等。中子弹是一种以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的小型氢弹 。减少剩余 放射性武器(Reduced-Residual-Radioactivity weapon)亦称RRR弹,也属于一种以冲击波毁伤效应为主,放射性沉降少的氢弹。一枚威力为万吨级梯恩梯当量的RRR弹,剩余放射性沉降可比相同当量的纯裂变弹减少一个数量级以上,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战术核武器。从总的趋势来看,对氢弹的研究,更多的注意力可能会转向特殊性能武器方面。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