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反介质
1)  inverse medium
反介质
1.
Solving inverse medium scattering problem by linear sampling method;
利用线性抽样方法求解反介质散射问题
2)  Reaction media
反应介质
1.
A study of preparation of nano-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by differfnt reaction media;
反应介质对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影响
2.
The ways to actualize clean productions were introduced in chemical material,chemical reactions,reaction media,chemical productions.
本文从化工原料、化学反应、反应介质和化工产品等几个方面 ,介绍了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 ,指出清洁技术或绿色工艺是促进化工清洁生产的关键 ,也是化学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3.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reaction media and lipases (NOVO435、MML、LIPOLASE、PPL) for enzymatic synthesis of L\|ascorbyl palmitat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effecting initial rate of synthesis reaction (rotation speed,temperature,water content,enzyme concentration,and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is presented.
对催化合成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反应的脂肪酶 (NOVO435、MML、LIPOLASE、PPL)和反应介质进行比较 ,得出最佳酶种为NOVO435 ,最佳介质为叔戊醇 ;同时对影响合成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反应的初速度的因素 (转速、温度、水分含量、酶浓度和底物浓度 )进行了探讨 ,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 :转速为 2 0 0r/min ,温度为 5 5℃ ,水分含量为 0 ,酶浓度为 12 5 %。
3)  reaction medium
反应介质
1.
Effects of Polarity of Reaction Medium 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Nano-meter Polyaniline;
反应介质的极性对纳米聚苯胺导电性能的影响
2.
Influence of reaction medium on the property of the sizing film of polyacrylate size;
反应介质对聚丙烯酸酯浆料浆膜性能的影响
3.
Ionicliquid——A New Reaction Medium in Green Chemistry;
离子液体——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学反应介质
4)  dielectric resonator feedback
介质反馈
1.
A varactor tuned transistor oscillator using a dielectric resonator feedback circuit ins-band is parented in this paper.
介绍一种用变容M极管调谐的S波段介质反馈型晶体管振荡器。
5)  reflecting medium
反射介质
6)  Dry media reaction
干介质反应
1.
Dry media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s is an efficient way toward \!green chemistry\".
微波干介质反应是一门新兴的绿色化学合成技术 ,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有机反应。
补充资料: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的民主爱国运动。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日益高涨。5月4日,上海学生上街进行反对内战的宣传,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各校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即罢课抗议并到市政府请愿。9日,近2万名电车、汽车及丝织工人罢工游行,要求增加工资。15日,南京中央大学等校3000余人,赴教育部进行反内战请愿。16日,北京大学院系联合会提出“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北平各大学相继举行了罢课。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极为惊恐,于18日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游行示威。5月20日,京沪苏杭地区16个专科以上学校6000余名学生在南京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请愿游行,并向国民参政会请愿,遭到国民党宪兵、警察、特务的殴打,百余名学生被打伤,20多人被抓走。同日,平津学生也分别举行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活动,天津学生在示威中遭毒打,50余名学生被军警殴伤,造成震惊全国的五二○血案。血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迫害的口号,把运动推向新的阶段。上海、南京、天津、北平等60多个城市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举行罢课和上街游行示威。6月19日各地学生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了中国学生联合会。学生运动与工人、农民、市民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