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桃花山
1)  Taohuashan
桃花山
1.
Development & Utilization of Waterpower Resources in Taohuashan Region;
桃花山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Taohuala Shan Mountain
桃花拉山
3)  Pruns davidiana
山桃花
4)  Gaura parviflora
小花山桃草
1.
Study on the seasonal growing dynamics and invasive characteris-tics of Gaura parviflora;
小花山桃草季节生长动态及入侵特性
2.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Aquatic Extracts from Gaura parviflora on Seed Germination;
小花山桃草水浸出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3.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Vegetative Organs and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Gaura parviflora
小花山桃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5)  Prunus persica cv. Baihua Shanbi Tao
'白花山碧'桃
1.
The Origin of Prunus persica cv. Baihua Shanbi Tao;
关于‘白花山碧’桃亲缘关系的研究
6)  Prunus davidina Franch flowering phenophase
山桃始花期
补充资料:桃花潭景区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桃花潭之所以有名,历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风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潭记》所述之武陵源,古名之。而桃花潭之所以著名,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折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辙晶莹,翠峦倒映,李白与汪伦诗酒唱合,留连忘返。临别时在踏歌古岸,李白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行。”如今,诗仙、豪士逝者如斯,但桃花潭却因之流芳千古。潭边至今有汪伦墓碑文“唐史官汪讳伦也之墓“相传为李白所题写,其真伪已无丛考证。

桃花潭所在陈村镇,古称南阳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增内有保存最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翟氏大宗祠,是陈氏大姓翟氏宗族的祭祀之所。据记载,翟氏宗族明清两代,共有十五人荣登进士,举人上百,秀才上千。明万历年间,江南镇抚大将军翟国儒赴云南边疆平叛为国捐躯,祠堂被御赐“忠孝堂”。“忠孝堂”前后三进,占地千亩,建筑材料均为楠木,汉白玉石,其石雕和木雕世所罕见,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华第一祠”。文昌阁建于清乾隆32年,共三层,八角。一至三层分别高悬“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匾额,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由于造型秀丽典雅,也是著名的景观之一。此外,诸如怀仙阁、万姓义门、鞑子楼、抚风会馆、司马第等古建筑也都有着十分重要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陈村镇在1989年至1993年对桃花潭景区的人文景观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和修葺,并建造了“梦潭轩”古文物陈列馆,将收集整理的桃花潭历代风景名胜文史资料、名人题匾、古刻、石碑、木雕陈列其中。如今,“梦潭轩”业已成为桃药潭景区一个新的景点。

溯桃花潭水而上,就是皖南山区最大的陈村水电站,登上电站大坝,极目远眺,面对的就是文明于世的“黄山情侣”太平湖,与黄山一衣带水,可乘游艇直达黄山脚下。湖面碧波万倾,翠峦千重,另是一番景色。湖中的黄金岛,犹如太平湖的掌上明珠,亭亭玉立,岛上森木茂密,岛语花香,一步一景,如诗如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