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安防遥控
1)  protection alert and remote controlling
安防遥控
1.
Development intelligent protection alert and remote controlling system based on PSTN;
基于PSTN的智能安防遥控系统研制
2)  safety remote control
安全遥控
3)  remote control safety
遥控安全
4)  remote control fire pump
遥控消防泵
5)  security monitoring
安防监控
1.
The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compared to the other parts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such as the closed circuit system of televisions, the security patrol system and the doorway management system.
提出了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建筑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 ,其中安防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由闭路电视监控、防盗报警、保安巡更和门禁管理 4个子系统组成。
2.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s of the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Beijing subway Batong Line from the overview of the system,functions,expansion mode,major equipment and software and so on,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view about the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imilar projects and the viewpoin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 and analog video mode is more scientific.
论述安防监控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安全保卫作用。
6)  public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治安防控
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public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our country is faced with not only new challenges brought by serious criminal condition,but also new opportunity of development.
新世纪之初的我国治安防控,面临着严峻治安形势对我们的新挑战,同时又有着上一新台阶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如何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治安防控体系,己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安防控工作需要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
Based on doing research and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e joint research group of Hebei Police Institute and Tangshan Police Institute gives a discussion on new measures to strengthen public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nder dynamic circumstances.
河北省警察学会和唐山市警察学会联合调研组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态环境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新举措。
补充资料: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训练
      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袭击所进行的防护训练。简称"三防"训练。苏军称"化生放"防护训练,美军称 "核生化" 防护训练。目的是提高军队的防护能力,免受或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对人员、牲畜的杀伤和对武器、装备、物资的破坏。
  
  简史  "三防"训练是随着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出现、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加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次使用化学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生物武器和核武器。这些新武器的出现和发展,引起许多国家军队对其防护研究和训练的普遍重视,先后设置组织机构管理训练。1939年,针对侵华日军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设立了防化学队,八路军各师建立了防化勤务主任室,部队开展了防化训练。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针对侵朝美军多次使用生物、化学武器,普遍进行了防生物和防化学武器的训练。1953年,人民解放军建立了各级"三防"训练的专业机构,并将"三防"训练列入训练大纲,作为全军训练的共同科目,普遍开展了训练。
  
  
  内容和方法 其内容通常包括: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基本性能,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发现放射性沾染和毒袭的方法,个人和分队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在受染地域、地段的行动要求和通过的方法,消毒、消除沾染和急救方法等。这种训练的组织方法:军官采取短期集训或结合部队演习,演练防护的组织指挥;部队训练通常由团以上机关培训骨干,以连、排为单位组织实施。一般使用图表模型、毒剂嗅样盒和模拟化学武器、模拟核爆炸等代用器材进行训练。有时亦可在专用场地进行实毒训练,或利用核武器爆炸试验进行训练。
  
  苏联和美国军队在营一级分队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军官,指导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训练;在团(旅)以上部队设有专业机构或人员,计划和监督防护训练。苏联在军外训练中,受训人员即进行穿带防毒面具和使用侦察仪器的训练,入伍后的新兵增加防护训练时间和内容,并结合战术训练进行。美军明确规定了单兵在核、生物、化学武器条件下的训练内容,以及生存和基本作业的标准。
  
  发展趋势  随着战术核武器、中子弹的出现,速效、高效化学武器的发展,生物战剂传播、扩散方法的改进,增大了杀伤、破坏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因而加强群众性的防护训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将更为各国军队所重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