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现代科学仪器
1)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现代科学仪器
2)  modern science
现代科学
1.
In line with the view of material and systematic theory of modern scienc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Ying Yangbalance,Ying Yang,vital energy, Jingluo,materiality of thinking involved in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平衡、阴阳、气、经络及思维的物质性等 ,在现代科学物质观及系统论方法上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中医基础理论中上述五个基本概念的现代科学表述。
2.
This article, proceeding from large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culture,and through comparison, expounds Qian Xuesen monpolizing excellence in China and standing erect of the same gen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for research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ygy, in particular system science.
文章从当代世界科学文化的大背景出发 ,通过比较 ,阐明了钱学森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系统科学研究方面 ,在国内独领风骚 ,在国际屹立群伦 ;探讨了钱学森取得这一成就的深刻原因 ,论述了由此获得的思想启示。
3)  modern discipline
现代学科
1.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 modern disciplines in China.
《民铎》杂志是民国初年的一种以学术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刊物,诞生于轰轰烈烈的欧风美雨中,为西学传播和我国现代学科初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4)  scientific instruments
科学仪器
1.
The Important Roles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 Dealing with Challenges Facing Chinais Agriculture After Entry into WTO;
在应对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中分析测试技术和科学仪器担负的重任
2.
Importance and Prospect of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Analysis Science in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现代科学仪器与分析科学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展望
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food safety which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briefly narrates the buildup of the food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ystems in European Community and USA, and stresses seven important functions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technology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i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分析世人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由来 ,概述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欧盟和美国有关该体系的简况 ,并着重论述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技术在该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七项重
5)  scientific instrument
科学仪器
1.
Development of Protocol and Specification about Software and Measurement & Control System for Scientific Instruments;
科学仪器软件与测控系统协议规范的研制
2.
Research of Remote Sharing Technology for Workstations Screen Image of Larg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大型科学仪器工作站屏幕图像远程共享技术的研究
3.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Beijing Associated & Service Center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北京大学参与北京科学仪器协作网建设的情况及分析
6)  modern etiquettes
现代礼仪学
1.
So far few colleges has offered modern etiquettes as an optional course in the major of physical culture; but whatever they will do, the graduates of this major need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odern etiquettes.
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选修课的学校并不多 ,而体育专业类学生踏入社会无论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工作 ,还是从事其他相关工作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礼仪 ,体育类学生学习现代礼仪学是势在必行 ,意义重大。
补充资料: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属学科专业创建于1960年,原名陀螺仪及导航仪器专业,于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和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设立“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0年被批准设立“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5月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从自动控制系分出成立了仪器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9月学校批准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获准设立“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特聘教授岗,可聘长江学者奖励教授2名。

学院现有1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仪器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微系统与测控技术。

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职教师41人,教授15人(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5人、高级工程师1人。在青年教师中,有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具有国内外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占专任教师的62%。本学院不仅有以万德钧、黄惟一、翟羽健和周百令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学术造诣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而且有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正旭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学科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梯队。本学科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走在前列,某些研究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止2005年12月,本学科已招收培养博士生240多名,硕士生450多名,本科生近2400名。

[学科建设]

本学科专业创建于1960年,原名陀螺仪及导航仪器专业。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和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为“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被批准“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被江苏省评为第一期省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使本系具有“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和“导航、制导与控制”三个博士、硕士授权点。1999年教育部批准“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2000年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通过省评估验收。2001年3月我系参与建设的“211”工程子项目“现代化道路交通系统”通过教育部验收,同年7月教育部批准英国达毕大学工程学院赵正旭教授为我系“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特聘教授。截止2000年12月,本学科已培养博士生170多名,硕士生250多名,本科生1800多名。本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并有一定国际影响。

未来学科建设规划是:

(1) 力争近几年内“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 力争申报成功“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为江苏省第二期重点建设学科;

(3) 力争在2005年内申报成功“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4) 力争申报成功一项以本系为重点建设、二项以上为参与建设的“211”二期工程项目;

(5) 力争近几年内申报成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同

时,做好向国内外诚聘“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第二位特聘教授的宣传、申报与筛选工作;

(6) 每年引进博士3~5名,硕士2~3名;

(7) 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导师介绍]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 (以姓氏笔画为序)

宋爱国 汪凤泉 黄惟一 李建清

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德钧 王 庆 王寿荣

张为公 周百令 赵正旭

徐晓苏 翟羽健 蔡体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