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traffic adjustment
运输调整
4) transport structure
运输结构
1.
Analysis of regional transport structure and dominant mileage for Jiangsu Province;
江苏省交通运输结构及优势里程分析
2.
Jigang automobile transport corporation separated from iron and steel subject is based on practice,adjusts and optimizes transport structure and takes vigorous action to expand internal transport existence space around the characters of industry,and explores to build good mechanism in motion between mother and son corporations,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济钢汽运公司与钢铁主体分离后 ,立足实际 ,围绕行业特点 ,调整优化运输结构 ,积极拓展内运生存空间 ,探索建立良好的母子公司运行机制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
In the viewpoint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as analysed the general trend in the evolution of transport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have brought to light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evolution about transport structure.
本文以动态和发展的观点,首先分析运输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运输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因,最后研究了一定条件下运输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5)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运输结构
1.
Paying attention to a problem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可持续发展与运输结构变动——一个矛盾的揭示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s variety on transportation supp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economy and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demand,the rel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分析运输结构变化对铁路货运供给的影响、铁路货运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路货运供需关系。
3.
In the ligh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oad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historic significance and occas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puts forward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adjustment of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ment structure.
针对目前我国道路运输结构存在的问题,就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的历史性和时机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组织结构调整和经营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
6) structure adjustment
结构调整
1.
Impelementing the policy of macro regulation to promote cement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宏观调控 促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
2.
A Simple Discussion abou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Enlightenment from global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浅议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全球石油石化产业结构调整给我们的启示
3.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domestic steel products structure adjustment from the ratio of plate and pipe of Japan and America;
从日美钢材板管比看我国钢材结构调整
补充资料:发改委专家称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遭遇政策摇摆
我国能源规划的重点不应放在设定具体的项目建设规模和清单上,而是应该重点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体制性矛盾方面。%26#8221;昨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在出席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时明确给出这一观点。
他同时透露,发改委目前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26#8220;财税激励机制%26#8221;,从激励和遏制两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结构优化是我国%26#8220;十一五%26#8221;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务院2005年年底已经提出优化能源结构,但政策的摇摆不定,成为了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26#8220;长期来看,政策在能源供应上的左右摇摆致使结构调整没有清晰的方向%26#8212;%26#8212;当环境问题突出时,政策就偏向限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倡清洁能源;当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煤炭比重的增加又得到政策支持。作为国家发改委决策辅助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之一,韩文科承认,%26#8220;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尚未研究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26#8221;。
%26#8220;十一五%26#8221;发展规划纲要提出GDP能耗要比%26#8220;十五%26#8221;末期降低20%左右,韩文科认为,如果不改变终端消费,这个目标很难达到。%26#8220;能源问题的解决对策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能源消费、节能激励机制和节能管理体系几个方面下手。%26#8221;
他透露,发改委准备出台%26#8220;财税激励机制保蛹だ投糁屏椒矫娲俳到峁沟髡壳罢庖徽哒υ谘芯拷锥巍?
此外,结构调整中需要能源供应的改革,增加引进清洁型能源。我国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有很大潜力可挖,但是由于其稀缺性而被称为%26#8220;奢侈品%26#8221;、%26#8220;用天然气发电是浪费%26#8221;,这种观点本身就造成了我国能源发展的瓶颈。
发改委:明年电力供需将实现平衡
今年预计是我国电力供需的转折点,基本解决电力供需主要矛盾,缓解部分地区的电力紧缺状况。200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将实现用电平衡。%26#8221;在昨天举办的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郝卫平处长在谈到%26#8220;十一五%26#8221;我国电力形势时说。
郝卫平分析说,%26#8220;十五%26#8221;期间,我国电力需求平均增速在15%以上,而%26#8220;十一五%26#8221;的增速要低于%26#8220;十五%26#8221;的速度,预计在11%左右。作为%26#8220;十一五%26#8221;首年的2006年,一季度我国电力需求增速已经开始回落,1至3月份,我国电力需求量为6000亿千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点多个百分点。
在最近凯捷咨询公司公布的《在多重需求和放松管制条件下的中国电力行业投资》调研报告中也同样指出,行业内普遍认为到2007年左右将会出现电力供需平衡的局面。但这份报告同时指出,这种平衡只是短暂的,从投资反应机制来看,未来15年内,由于市场信号的失真问题、计划审批的刚性问题,阶段性电力供应依然会面临周期性的%26#8220;短缺%26#8221;。
煤电联营应在%26#8220;十一五%26#8221;定型
商报讯(记者邓琳)在昨天的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表示,作为%26#8220;十五%26#8221;权宜之计的煤电联营,在%26#8220;十一五%26#8221;期间应形成稳定机制,不应该再带到%26#8220;十二五%26#8221;。
由于价格上的分歧,我国煤电两大领域曾一度出现对立局面。在今年的煤炭订货会上,更是上演了一出激烈异常的%26#8220;煤电博弈%26#8221;。韩文科认为,我国的煤电行业都具强势,两者合作存在矛盾,两者需要寻找利益结合点。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也承认,此前的%26#8220;煤电联动%26#8221;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电间的矛盾,但%26#8220;煤电联动%26#8221;仍仅仅是过渡之举,煤电联营才是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煤电间尚须逐步完善其长效机制,明确界定煤炭和发电成本,合理确定煤炭、电力行业利润的平衡点。
他同时透露,发改委目前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26#8220;财税激励机制%26#8221;,从激励和遏制两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结构优化是我国%26#8220;十一五%26#8221;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务院2005年年底已经提出优化能源结构,但政策的摇摆不定,成为了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26#8220;长期来看,政策在能源供应上的左右摇摆致使结构调整没有清晰的方向%26#8212;%26#8212;当环境问题突出时,政策就偏向限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倡清洁能源;当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煤炭比重的增加又得到政策支持。作为国家发改委决策辅助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之一,韩文科承认,%26#8220;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尚未研究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26#8221;。
%26#8220;十一五%26#8221;发展规划纲要提出GDP能耗要比%26#8220;十五%26#8221;末期降低20%左右,韩文科认为,如果不改变终端消费,这个目标很难达到。%26#8220;能源问题的解决对策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能源消费、节能激励机制和节能管理体系几个方面下手。%26#8221;
他透露,发改委准备出台%26#8220;财税激励机制保蛹だ投糁屏椒矫娲俳到峁沟髡壳罢庖徽哒υ谘芯拷锥巍?
此外,结构调整中需要能源供应的改革,增加引进清洁型能源。我国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有很大潜力可挖,但是由于其稀缺性而被称为%26#8220;奢侈品%26#8221;、%26#8220;用天然气发电是浪费%26#8221;,这种观点本身就造成了我国能源发展的瓶颈。
发改委:明年电力供需将实现平衡
今年预计是我国电力供需的转折点,基本解决电力供需主要矛盾,缓解部分地区的电力紧缺状况。200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将实现用电平衡。%26#8221;在昨天举办的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郝卫平处长在谈到%26#8220;十一五%26#8221;我国电力形势时说。
郝卫平分析说,%26#8220;十五%26#8221;期间,我国电力需求平均增速在15%以上,而%26#8220;十一五%26#8221;的增速要低于%26#8220;十五%26#8221;的速度,预计在11%左右。作为%26#8220;十一五%26#8221;首年的2006年,一季度我国电力需求增速已经开始回落,1至3月份,我国电力需求量为6000亿千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点多个百分点。
在最近凯捷咨询公司公布的《在多重需求和放松管制条件下的中国电力行业投资》调研报告中也同样指出,行业内普遍认为到2007年左右将会出现电力供需平衡的局面。但这份报告同时指出,这种平衡只是短暂的,从投资反应机制来看,未来15年内,由于市场信号的失真问题、计划审批的刚性问题,阶段性电力供应依然会面临周期性的%26#8220;短缺%26#8221;。
煤电联营应在%26#8220;十一五%26#8221;定型
商报讯(记者邓琳)在昨天的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表示,作为%26#8220;十五%26#8221;权宜之计的煤电联营,在%26#8220;十一五%26#8221;期间应形成稳定机制,不应该再带到%26#8220;十二五%26#8221;。
由于价格上的分歧,我国煤电两大领域曾一度出现对立局面。在今年的煤炭订货会上,更是上演了一出激烈异常的%26#8220;煤电博弈%26#8221;。韩文科认为,我国的煤电行业都具强势,两者合作存在矛盾,两者需要寻找利益结合点。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也承认,此前的%26#8220;煤电联动%26#8221;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电间的矛盾,但%26#8220;煤电联动%26#8221;仍仅仅是过渡之举,煤电联营才是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煤电间尚须逐步完善其长效机制,明确界定煤炭和发电成本,合理确定煤炭、电力行业利润的平衡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